第286页

273西式黑虎掏心爪

公信力是一种同样很复杂的概念,是名声,也是信誉,或者是一种品牌,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宛如浮云,但在关键时刻,这就是撑起信任的最后底线。

打个比方,你要怎么让那些和你不熟的人,相信一个神神秘秘,蒙着脸,掩藏着身份,在高楼大厦间飞檐走壁,拥有超凡之力,以违逆法律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正义的家伙,是一个好人,而不是一个疯子?是正义的侠客,而不是披着正义之名的杀人鬼?

光靠口头宣传,是撑不起这份信任的,必须用行动去彰显,不杀人,是一个很好的底线,可以成为构筑公信力的基础之一,一旦跨越了这一步,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打人与杀人,在法律上的意义截然不同,哪怕是在普罗大众的认知之中,都是不同的。

所以白岐歌适时制止了有渐渐失控迹象的纳德,更重要的是,实验是要分进度的,不必那么快进展到下一阶段的实验。

有心要宣传,掀起风浪自然很快,不一会,网络上的社交网络,已经出现了洛杉矶惊现无名英雄惩恶除奸的事情,很是引起了一片轰动,毕竟这年头,真敢穿着紧身衣出门惩恶除奸的,还真没几个。

而且这一次,纳德也的的确确做了许多实事,在网络宣传上,便将那些罪人的罪行全部都公布了出来。

谁谁谁,在几月几号干了什么坏事,杀了什么人,死者是谁,在哪里,什么手法,说的清清楚楚,这些自然是靠断罪神通的功劳,虽然没有证据,但前后因果都已经说清楚,反过头来去寻找证据,自然是简单无比的事情。

一次性将几十名隐藏的很好的恶性杀人犯绳之于法,引起的轰动自然可想而知,有好事之人向警局求证,得到确定的答复之后,轰动从网络延伸到现实。

白岐歌对这次宣传提前做好的准备,他挑选的记者,要是某些电视台中的精英记者,要么是小有名气的自由记者,虽然寥寥几个,共同发力,却可以组成一个小小的舆论阵地,先声夺人,给纳德定下大义名分,以此为源发力,进而影响整体舆论。

其中原理并不复杂,那些记者写出来的稿件,可是图文并茂,确凿无比的第一手消息,新闻讲究时效性,讲究完整性,简单点来说,就算别人的独家新闻,只要爆料出来,自己的媒体就必须跟进,就算已经落后,但也绝不能没有!

这些新闻一出,其他媒体没有第一手消息,要跟进,只能从这里转载,就算有所质疑,想要从另一个角度考据事实,但也那是以后的事情,起码主流媒体上,普遍流传的都是白岐歌拟定好的正面宣传图文稿。

当然,这次操作并不能说完美,一旦被人深究,便有许多破绽,比方说那些记者为什么会那么恰巧集中到案发现场,斩获第一手消息,虽然白岐歌拟定的答案,是有人向这些记者通风报信,但时间长了,也并不能担保,是否有人能够察觉,这些记者的背后,站着幽冥煌蛇使徒。

不过就算察觉也没所谓,这也只是一次短线操作而已。

纳德拿着报纸,看到标题【无名正义英雄惩恶除奸】,看到自己活跃的消息刊登在上面,虽然神情严肃,但嘴角一丝掩藏不住的笑容却出卖了他,科学早已经证明,纯粹的善行,是可以有效提升人的自我价值满足感,以此带来一系列的正面情绪反应。

简单点来说,为善而喜,在科学层面,认为这其实是人类的本性。

但真的把整个新闻看完,纳德脸色陡然一变,他忍不住大喊了一声:“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