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

前面成亲的皇子的嫡福晋甚至有些侧福晋都是满洲大族出身,即便不是父兄也是高官,有些更是家世门第父兄样样都能拿得出手。就连皇上最厌恶的废后那拉氏所生的皇十二子永 ,他的嫡福晋都是蒙古大族上三旗博尔济吉特氏。

凭什么,凭什么到了自己儿子这里,要娶的嫡福晋竟然是被抬旗的包衣奴才!!!

令皇贵妃真是越想越不满,她出身是低没错,可如今她才是后宫第一人,也被抬入满洲旗了,凭什么,凭什么那些位分不如自己的嫔妃的儿子能娶上家世门第都好的嫡福晋,而自己的儿子却偏偏要娶一个足以让人抬不起头来的嫡福晋。

她怎么能甘心了,哪怕就是令皇贵妃没有当皇后皇太后的野心都会不甘心,更不要说她还有这样的野心。

大清以孝治国,乾隆皇帝又一向标榜自己是孝子,面对令皇贵妃的哭诉,虽然心里升起厌恶之感,可令皇贵妃祭起了一个大杀器,就是她包衣奴才的身份。

令皇贵妃自从得宠抬旗后就不愿意提起这事来,如今也是迫不得已,她知道自己最初得宠不过就是因为有几分像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皇上移情别恋,后来她虽然靠着自己的心机和手握一路爬到了皇贵妃的位子上,可第一步却是托了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的福。

皇上一生美色不断,但若说最得他宠的不是元后也不是给他生孩子最多的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而是慧贤皇贵妃。

皇上刚刚登基一个月先帝尸骨还未寒的时候,皇上就迫不及待的给她抬旗,之后又力压满洲大族出生的那拉氏封为贵妃,等着她死后皇上赐谥号"慧贤"。当时大家没什么反应,可等着元后驾崩后皇上赐元后谥号"孝贤"的时候,大家才明白皇上对慧贤皇贵妃多么的深爱,不惜让她用给元后的谥号。

这原本和令皇贵妃没啥关系,她承宠的时候慧贤皇贵妃已经死了再得宠也挨不到她的事,甚至于令皇贵妃还借此趁机上位争宠,让皇上初封她为魏贵人后没几个月又册封她为令嫔。

现在令皇贵妃同样也要踩着慧贤皇贵妃的尸骨达成目的,慧贤皇贵妃同样也是包衣出生,在没有被册封为侧福晋的时候可没少因为这个被其他人奚落,也就是因为如此皇上当年才不惜冒着被先帝爷责骂的危险,上演了一出高氏救他有功的戏码,让高氏无子升为了侧福晋。

慧贤皇贵妃和她一样,身份就是她们永远的痛,当初皇上那么迫不及待的升她为侧福晋,又在先帝死后才一个月就抬了高家的旗,令皇贵妃不信这其中没有慧贤皇贵妃的功劳,只要有,只要皇上还记得这事,那么她就达到了目的。

若是慧贤皇贵妃有子嗣也就是永琰如今的身份,皇上会给他挚爱所生的儿子找那么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嫡福晋吗?

呵呵!

s:昨天被断网断电,没有更新,今天补上,等会儿还有一章,么么哒!

☆、第030章 赌对

令皇贵妃一番哭诉,乾隆皇帝是听着不怎么耐烦,可她到底是为了自己儿子好,一向标榜自己是‘孝子’的乾隆皇帝即便是心里厌烦也不能训斥令皇贵妃,不然传出去他名声全完了(其实他的名声早就没了)。

正如雅利奇记忆里的原因一样,乾隆皇帝给十五阿哥永琰指婚喜塔腊氏那是有原因的,除了明面上那个为了让太子之位扑朔迷离起来外,还因为一个乾隆皇帝一直埋藏在心里谁也不知道的原因。

别看他表面上一副和元后恩爱的样子,事实上他和元后的关系远没有那么好,不然当年也不会给元后那么一个打脸的谥号。

当年他坐上皇位明明是汗阿玛看重他的结果,可偏偏因为嫡福晋是富察氏出生,而且还是最的顶尖的一支的嫡女,因此很多人都是他之所以能继承皇位是因为娶了一个好福晋。哪个男人能听到这样的话还无动于衷?只是当时富察氏的确很好没有一丝能让他挑的出刺来的地方,因此他只能将那一点点的不舒服藏在心里。

可随着富察氏一族越来越兴盛,都快要成为第二个‘佟半朝’的时候,无论是被人煽风点火也好,还是他顾忌富察氏一族功高盖主也罢,亦或者是他怨恨富察氏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嫡子。总之乾隆皇帝和元后的关系看似亲密却心却越来越远,最后在他调查到慧贤皇贵妃的死因和她终生没有生育的原因的时候,乾隆皇帝和元后两人之间相连的一条红线断了。

十五阿哥永琰是乾隆皇帝目前看好的接班人,虽然因为之前大家上奏折要立太子的事情让他恼怒了,没有将永琰的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可他心理意属的人还是永琰。

乾隆皇帝自己尝过元后娘家势大的苦,自然不想自己看好的接班人再尝一次,因此他才决定给十五阿哥找一个身份低的嫡福晋。

说实在的乾隆皇帝最初的时候并没有打算给十五阿哥指婚喜塔腊氏的,毕竟她的身份的确低了一些,可无意当中听见她说的一番话后,让乾隆皇帝勾起了那埋藏在心里的记忆,然后想到了某人的种种美好、某人因为身份所受的种种委屈,他才一冲动下这个决定的。

可这会儿被令皇贵妃跪在地上一番的哭诉,乾隆皇帝心里有动摇了起来,当年慧贤皇贵妃高氏临终之前对他的所说的话,他一辈子都记得。高氏身平最大的遗憾有两个:一是自己的身份低微不能正大光明的站在他身边,二是没有为他生儿孕女。

听了令皇贵妃的话,倒是让乾隆皇帝又想起高氏来,或许若是她有儿女和魏氏一样不愿意有这么一个儿媳妇吧!毕竟她一生都在介意她包衣出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