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本宫自然是不急的。怕是有人急了。”雅利奇笑道,她如今优势那么大,根本就用不着着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可不是盯着后宫女人的肚子。而是将自己的心甘小宝贝照顾好,让他茁壮成长平安的长大。

而且再退一万步来说。日后即便是雅利奇身下没有儿子傍身,日后继位的是其他皇子,雅利奇也有势力将新帝架空,自己垂帘听政。再心大一些的,做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帝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雅利奇可没有什么相夫教子的情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认命事情。可不会出现在她的身上。

当然了这些想法,雅利奇谁也没有说。包括身边的心腹和阿玛额捏,这是雅利奇不走到山穷水尽之时,不会拿出来的决胜法宝,她可没有什么男尊女卑的想法。

有了刘答应这个喜事,在加上最近朝廷上的确没有什么大事,因此嘉庆皇帝来后宫或者是召嫔妃侍寝的日子也多了起来,惹得明明是在大冬天了,可后宫里却一派的春意盎然。

很快就到了除夕,普通老百姓过年最讲究的是年夜饭,清朝皇宫也不例外。

皇帝一家平日里是难得在一起用膳的。只有年节,才特许后妃们陪宴。除夕夜也是宫中帝后妃嫔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使威严的帝王之家也显露出难得的家庭温情,共享天伦之乐。

除夕早上,皇帝与皇后、妃嫔们在重华宫共进早膳。早膳一般有拉拉(黄米饭)、饽饽、年糕等,花样多至十品到二十品,但这不是正式的除夕大宴。除夕团圆年饭要于申正(下午4时)举行。实际上,在中午12点就开始摆桌布置凉菜、点心了,晚宴摆在乾清宫。

清朝帝王的年夜饭要上齐一百零八样菜式,表示来年吉祥如意。皇帝一人一桌,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大宴桌上的菜点由外到里分成八路,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共六十三品,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

大菜之外有果钟八品,及、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敖尔布哈”系一种满族油炸的面食,还有四品南北小菜。

这些东西内务府和御膳房都是有旧例了,雅利奇参照如今后宫嫔妃的人数和位分,增增减减的也就差不多了,因为这是嘉庆皇帝登基出孝后的第一个除夕节,因此办的格外的盛大。

等着到了除夕这一天的申时,随着鼓乐声,皇帝和妃嫔入座。最先入场的是后宫失宠的小透明的嫔妃,其后是位分低但得宠的嫔妃,再然后是四个贵人和淑妃,最后才是雅利奇这个皇后和嘉庆皇帝。

这入场顺序也是有规矩的,去早了可显得你不庄重,就算是无聊,排在最后面的几个也的在自己的屋子里呆着。

时辰到了后,嘉庆皇帝先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太监们先给嘉庆皇帝进汤膳。

汤膳用对盒盛装,“对盒”即两盒合一,取成双成对吉祥之意。皇上的对盒是两副,左一盒为燕窝红白鸭子腰烫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为燕窝鸭腰汤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接着,太监们给嫔妃们送汤,虽然也用对盒,但数量减半,每人一副,内装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一品。而且也有规矩,按照等级送完一个,再送第二个。

汤品用过后,奏乐停止,开始转宴。所谓转宴,就是将宴席上的各类膳品、陈设(花瓶、筷子、果盒除外),从皇帝桌前开始。在陪桌上转一遍。意为全家共同享用。转宴之后,摆酒宴。皇帝酒膳一桌分五路共四十品,后妃酒膳每桌十五品。皇帝在丹升大东乐声中进第一杯酒。后妃接次一一进酒。酒后进果茶,接着后妃起座,皇帝离宴,祝颂之乐奏起。家宴始告结束。

年夜饭结束后,皇上下令把好菜甚至连盘子、碗、碟子、勺子、筷子一块儿都赏给亲近的大臣和亲王、郡王们。

年夜饭后。大家还要一起观看“庆隆舞”。清朝的规矩是不许在皇宫里兴歌舞的,每年能看见歌舞的日子也就只有那么几个节日,其他时候不说嫔妃跳,就是底下的奴才跳那也是大罪。

“庆隆舞”作为最具满族风味的节目。一直以来都是年宴上的保留节目。“庆隆舞”又称“马虎舞”,是满族早期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两方阵营,一方舞者头戴兽面具。身披兽皮,扮作动物;另一方舞者身着满族服装。扮作狩猎者,后来狩猎者的服饰变成当时八旗的服装。舞蹈的结局,通常是狩猎者成功猎取动物。

以往的除夕宴没有这么热闹,可却是按照程序走下去的,但今年热闹是热闹了,就是过度热闹了一些,雅利奇正和嘉庆皇帝说着话了,就听见有人喊了一声:“主子,您怎么了?”

雅利奇和嘉庆皇帝赶紧转头去看,那声音是从章佳贵人那边发出的,所以两个人直接将视线放到了章佳贵人身上。只见章佳贵人脸色煞白,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被她的贴身丫鬟攥在手里。

那宫女也是脸色着急,却也不敢晃动章佳贵人,只能不停的喊着:“主子,主子您快醒醒,这到底是怎么了?”说着,猛的拔高声音:“哎呀,见红了!”

这话一出来,本来就已经着急的起身了的皇上,立马两步走到章佳贵人身边,先是扫了一眼章佳贵人的裙子,然后弯腰将章佳贵人给抱起,连声吩咐了两句:“快去请御医!”

说完,人就大踏步的出去了。这一屋子的女人,就这么被扔在这里了,雅利奇脸上原本欢悦的神情消失不见了,脸上闪过几丝不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