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周旗下的宋金刚,很是厉害。
为了这个人,刘武周把自己一半家产送给他,又许了自己亲妹妹,可谓是恩宠至极。而宋金刚也确实不负所望,这次南下取并州他一马当先,连连破城,名声大振。
他风头正劲,那些原先就蠢蠢欲动的不安分子,立刻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并州处处告急。
而李唐这边派出的将领又老吃败仗,一时间,士气很是低弥。
我极力劝说元吉启用李靖,李渊给的职位严重的浪费资源。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前线的战事顺心,应敌的方针要因时制宜。就算没有陛下旨意,齐王也当用李靖。
宇文歆和谢叔方不同意,认为李靖的政治立场不清不白,遗留问题没交代清楚,所以不能委以重任。我真是要被这两个迂腐的家伙气死。如今事关并州存亡,事关大唐国运,他们到还有闲工夫管什么历史遗留问题。
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李靖能抓老鼠,他就是好猫。
我据理力争,又凭借着和元吉发小的关系,终于说动他,将李靖连拔三级,荣升左卫将军,让他有权力带兵出征。
李靖上台后反而不进坚守。他的观点认为,宋金刚此来贵在神速,军队战线拉的太长,后援粮草一定支援不足。他们一路靠掠夺百姓城池补给,完全没有民众基础。而我们在山西是老政府了,民众基础完全没有问题。晋阳仓库里粮食和绢帛囤积充足,我们完全有能力打持久战。
这观点我很赞同,出去和宋金刚打,我们这儿带兵的将领除了个李靖其它没人。与其冲出去做人家的肉靶,还不如坚守阵地,拖死敌人。
李靖的言论一出,就遭到那票将领的反对,只有我一个人挺他。对于排挤,李靖是习以为常了,到是我这无条件的支持,估计很让他不解。
没办法,历史证明,他是这方面的人才。我没道理不挺这种人才。元吉两头受难,但好在这位亲王,是一贯的自作主张,横行霸道,无所顾忌。他偏心我,于是就准许了李靖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