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隋殇帝杨广这时,上元节的节目就更是花样翻新,出陈推新。花灯的制作不光是式样的问题,而是到了繁琐奢华的地步。宫里的灯用的全是各色绢丝,糊成各种精巧别致的式样,装饰上各色珠玉金银,闪闪华光,不必燃就已经耀眼刺目。就连点的油,也不是普通的油膏,全是从仙罗,回回,百济各国进贡而来的凝脂油膏,加了各种来自西域的异香,烧起来不光没有烟,还散发徐徐清香,格外别致。
而民间的灯会也开始初具规模,各家各户的灯也是花样别出。一条条大街小巷,一个个坊间里弄,俱是一片灯海。
各家各户,男女老幼,你拖我携,在这个节日里尽情的欢乐。
后来,乱世之下,这上元节也荒废了。
到了武德年,才渐渐有复兴起来。
如今贞观了,第一个上元节来到了。
本来,是应该好好热闹一番的,只是……
宫闱喋血,耻辱盟约,天下大旱这多灾多难的过去一年,压抑着所有人,没有多少情绪过个热闹的节日。
虽然依然解宵禁三天,依然在长安举办了灯会,但在大内和东宫的灯会比之往年还是低调了许多。
往年,李渊是最喜欢这种热闹的节日的。和自己的爱子宠臣们一起,被那些吵闹嘻笑的皇子们包围着,身边围满了桃红柳绿的娇艳妃嫔们,尽情的喝酒唱歌跳舞,享受人生。
何等快意。
可今年,只怕他没这个心思了。
睹物思人,观灯思情,触景伤心。
而住在东宫的新陛下新皇后自然也是知道太上皇的心思的,也就不去触及他的伤心处了。安份在东宫低调的过节。
长孙是个朴素的人,自然也不会在东宫铺设太奢华的灯会,也只是各殿的嫔妃做了些各色花灯,放在一了,也算应了上元节。
小孩子们完全不知道大人们的心思,过节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兜里揣着面果子,手里提着灯,追追闹闹,玩的起劲。
“太子殿下小心,小心呀。”跟随着的小太监躬着腰气喘嘘嘘跑着,嘴里不住轻叫。
承乾才懒得理他,一溜烟的奔了进去。
一到庭前,顿是被眼前的景色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