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眼下,战前,“六战区”高层就计划给这项成功战法再行实施。
可唐傲松这个设计者却是提出了修改意见。
按照唐傲松推断,“异变虫”群方面在有了上次失败经验后,这次肯定会总结规避此点。
所以他提议缩“小熔炉”设定范围。
将爆炸区域从战场外数公里所见到前沿阵地内。
“六战区”方面更习惯将第一次保卫战的“熔炉计划”叫“大熔炉”……而第二次保卫战称呼为“小熔炉”。
在当时,唐傲松提出“小熔炉”计划时并没能得到所有人认同。
有些人觉着唐傲松是有点故作神秘,大题小做。
什么“异变虫”会吸取经验,什么“异变虫”可能会排查区域,什么“异变虫”背后有“高阶虫子”做指挥……而随着战斗打响,在过程中,唐傲松所罗列种种逐一得到了应验。
“异变虫”方面“异变行军蚁”一出场,没有似第一次保卫战那般直接冲击人方前沿阵地,而是小股部队“排雷”。
“异变虫”战场数次变阵以及兵力调配,也是凸显出他们背后有只无形大手在操做控制。
唐傲松用事实验证了自己观点,打了那些质疑人的脸。
而他的“小熔炉”计划尚未正式开启。
但是在之前提出要求前沿阵地守军撤退时,唐傲松特别强调要战士给身上携带高爆炸药丢在阵地。
这非是唐傲松临时起意,他所做要求都是战前已经敲定计划一部分。
“小熔炉”的好处就在于,让所有一线战士身上都装备两捆高爆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