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光辉的问题他们不敢冒然接茬,怕引火上身。
单个提问他们不敢不答,因为那目标明确,他们知道如果不答,妥妥没好果子吃。
可面对群体提问时……他们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本着法不责众原则,反正大家都不答,要罚也轮不到他个体头上。
魏熊的方案,给照片分发到幸存者每个人手上,无形之中就打破了幸存者的从众避众心理。
现在魏熊的方案那就是给徐仁杰针对群体的提问细化到个体身上。
以幸存者的心里……他们越是害怕紧张,越是不敢不给出回答。
“行,给照片传下一位吧。”徐光辉并没有因为第一波出击失利就气馁。
他也从未想过第一个人就能给出靠谱情报。
此地幸存者有几十人,只要当间有一人见过马国建,或者给出一些细节情报,那徐光辉他们的时间耗损与付出就是值得的。
照片一张接着一张传递。
但结果叫人郁闷。
幸存者们给出的答案都很统一……他们都说没见过马国建这个人。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很打击人信心的。
要知道,“四人组”小队本次过来目的就是为了寻找马国建。
现在折腾半天,幸存者这头竟然都说没见过马国建……你说能不打击嘛?
马国建如果在,肯定应该住在幸存者聚集区,既然他住,那此地幸存者肯定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