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是酱油

“瞎喊什么,快吃饭吧,菜都要凉了。”

李王氏拍了下女儿的后背,弯身从地上锅篦上取出一盘子炒白菜放在桌子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在没有保温罩的年代,做好的饭菜和馒头都只能放在锅里保温。

“三小子你快点吃,等会吃完饭还得打扫院子的,去早点别让人挑咱们的理,扫帚和簸箕我给你放门口了。”李王氏从馍筐里取出一个玉米饼子递给李桐吩咐道。

“嗯。”李桐咬了口饼子喝了大碴子粥。

李桐前几天带回来的二十斤面粉除了吃了三顿白面馒头,剩下的面粉就被母亲李王氏锁在橱柜里了,说是周末让大哥到鸽子市场换玉米面和红薯。

这样的话,今年家里过年的粮食就全都解决了,省下来的钱还可以多买点猪肉、野鸡脖子包饺子吃。

野鸡脖子就是韭菜,也是四季青公社的温室大棚里的产品,价格可不便宜,一斤卖到1块钱。因为天气冷的缘故,韭菜的上半段会有一圈紫色,所以老百姓称其为野鸡脖子。

吃完了晚饭,李桐戴上自己的黄色小帽迈步出了家门,捡起屋檐下贴墙摆放的扫帚和簸箕走到街门的两层石阶上,然后沿着石阶从外往里扫。

说实话那个年代虽然十几户人家挤在一个四合院里,但是卫生反倒比现在的小区要好上太多了。主要是生活垃圾少,除了一些土坷垃子和树叶,基本没什么脏东西。

主要原因还是家家户户都吃不饱,自然也就没有剩饭菜可以倒,烂菜叶子那也是有用处的,可以拿去喂鸡或者喂兔子。

李桐知道班上有个叫常爱娟的小女孩的家里就养了一窝兔子,小姑娘每天放学后还会到东单菜市场或者附近的副食品商店捡地上的烂菜叶子,带回家里用水洗干净切碎了喂兔子。

“三小子扫地呢,以后可要记住不能再动手打架了。”这是进了院子以后左手边第一间倒座房的住户。

“嗯”李桐弯着腰回了一声。

“扫得还挺干净的,三小子可以的,哈哈。”这是第二间倒座房的住户。

李桐要给对方露出一嘴小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