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冉看到策论题目的一瞬间便笑了, 果然是对如今与长陵两国局势的看法。
不过尽管被顾秋安透露了皇帝的意思,薛冉的想法却丝毫未改,字里行间全是主战的意思。不是他不顾忌黎民百姓的性命, 而是他始终认为, 皇帝和顾丞相想要两全其美的想法过于不现实。
如果要主和, 那无非就是割地赔款, 满足长陵的要求。但陛下又不想有任何损失, 这可能吗?
顾丞相审阅的时候,虽然考生的名字是被遮住的, 但薛冉的笔迹他自然认识。
看到薛冉的文章,顾秋安不由得摇头失笑, 心道这孩子也是够固执的。不过也算敢说敢言, 总比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来得好。
顾秋安又与皇帝细细商议一番, 将原本要给薛冉的状元之位赐予了文采略输薛冉一筹,但却是主和的人。
榜眼也同样。
虽然这二人也没献出可采用的良策。
至于薛冉, 却只得了探花。不过自古探花郎才是最清雅不凡, 最能收获大家闺秀们芳心的人, 倒也正配他温润如玉的相貌。
琼林宴上,家中有适龄女儿的文武百官,纷纷对薛冉投来或打量或欣赏的目光。
这位可是顾丞相的义子,又高中探花, 瞧陛下那意思,对他也颇为欣赏,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众人端着酒杯纷纷前来敬酒,薛冉也不好拂了各位大人的面子,只得笑着喝了。
酒过三巡,有些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看着薛冉的眼神就仿佛老丈人看女婿。
“薛公子可曾婚配?”一位面色红润的精瘦老头儿亲切地拍着薛冉的肩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