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辗转而过, 图佳郡主每日依旧会到永寿宫“协助”姝菡理事。每日出宫前也定然要去太后那里小坐,无外把姝菡的种种表现汇报给称病不出的太后知道。
而那一日去见皇后碰到的可疑情况, 图佳郡主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 始终没有和太后提起。
“臣妇看海佳氏做起事来有板有眼,不急不躁,还真有那么点样子, 纵使是皇家的公主冷不防坐上那个位置, 也不会如此妥帖的。”
太后闻言面色不大好看:“是不是她背后有什么帮手给她捉刀?还是有什么事,是在暗中操作,你并不知晓?”
“纵使臣妇没有留意, 那素兰每日几乎与海佳氏形影不离,总不会错漏过什么吧。不过我听说, 海佳氏她,竟是个读过书的, 看的还不是女戒女训之类, 而是涉猎颇广,不拘史学、兵书还是礼法,几乎谈起来, 都头头是道,这一点倒是让人意外。”
“竟有此事?其母在宫里也没听说有什么大才,其父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武夫,怎么会如此费心她的学问?”
“臣妇也想不通,又或许是,她天赋异禀, 精钻于此,是以家中才有意培养?”
“这件事我记下了,你再仔细想想,她理事这几日,当真是挑不出半点差错?”
“若是有,臣妇定然早就报过来了,实在是,无错漏可寻。宫舍修缮她紧着养心殿和毓庆宫,没有偏颇不公;迁宫之事又尽可能征询后宫诸人的意见,也未引发任何不满。”图佳仔细想想,又言:“若非说她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做法,那便是在选秀一事上。”
太后神色凝重,“选秀之事,她如何办了?”
“按说,小选的秀女,皆是由上三旗的包衣中采选,年龄在十三至十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