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页

“不过,通过这半天的原始世界线观察,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现在我觉得4月12日缠绕的因果,反而比3月4日多。”

『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李双强从3月4日到4月11日这38天的犹豫不决。”

“如果,李双强一点犹豫都没有,在3月4日确认王思淑是自己亲生女儿后,就一心想着怎么把王丽春拐走,那么4月12日缠绕的因果就会很少。”

“关键就在于悬念二字。”

“就以这整个事件举例”

“李双强确认王思淑是自己女儿→李双强委托双头蛇→双头蛇成功拐走王丽春。”

“这三件事情之间的悬念性和必然性多寡,将决定了这三者之间的因果缠绕分配有多少。”

“比如说,李双强委托双头蛇这件事,并不能必然导致双头蛇能拐走王丽春。”

“从李双强委托双头蛇,到双头蛇拐走王丽春,这中间仍然存在许多变数,也就是说存在巨大的悬念。”

“从最后双头蛇拐走王丽春的过程来看,也存在巨大的意外性,如果王兵没有闭上眼睛那10秒,如果王兵能提前睁开眼睛,也许双头蛇拐走王丽春的计划就会失败,甚至可能让王兵抓住双头蛇。”

“所以李双强委托双头蛇,再到双头蛇成功拐走王丽春,这两件事情之间,虽然有因果关系,但却不存在必然性,是有悬念的。”

“因为这个悬念,导致双头蛇成功拐走王丽春的时候,李双强身上才会缠绕了一部分因果。”

“因此,我之前才会把双头蛇成功拐走王丽春的那一瞬间,作为其中一个可疑时间点。”

(今天第一章,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一百九十章 第三个因果迷宫

19o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李双强确认王思淑的身份,再到李双强委托双头蛇,这两件事。”

“把李双强确认王思淑的身份,叫做事件a。”

“把李双强委托双头蛇,叫做事件b”

“如果事件a,会导致事件b的必然生。那么事件b上缠绕的因果,就会转移一部分到事件a上。那么就会使得事件a上缠绕的因果,比事件b多!”

“这叫做因果必然包容效应。”

“如果事件a,不能导致事件b的必然生。从事件a到事件b,这中间悬念越大,变数越大,那么事件b上缠绕的因果就会越多!”

“这叫做因果悬念转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