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果然发问,“施龄之事,又查得如何了?”
在场百官还有许多不知道施家父子是如何开罪了女帝的,本就疑惑为何今日施龄不上朝,听闻女帝之语,越发疑惑,四下好一阵交头接耳。有些有心的,不免嘀咕:怕不是那施家往日太过猖狂,招了陛下的眼,这才双双出事,父子两人被一锅端了?
唐尚书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百官便想:果然是得罪了陛下。这等可大可小的罪名……到底也是牵涉了谢太傅,只怕此事之上,谢太傅的想法至关重要。
按说太傅之位,是个外强中干的虚衔,历朝历代都是一些荣养的老臣才能获得,真的熬到了一品,已是不甚有精力能插手朝政了,能给太子上上课已是算得身子骨爽朗。可本朝这位谢太傅实在特殊,他出身名门世家,虽然年少之时颇有反骨与家中决裂,可得到先帝赏识,年纪轻轻位列太傅之尊,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这几乎是一个官员能达到的巅峰——再往上,就是欺君罔上,黄袍加身,造反了。
因此众官员都很难理解,为什么羽翼渐丰的幼帝能对这样一个权臣毫无畏惧,连如今处理一个京中名门都如此看他眼色,这到底是全身心的信赖,还是打算秋后算账呢?
谢淮并没有让百官失望,站出来说话,稳稳地维持住了自己的权臣人设。
他眉目清朗,微笑都是恰恰好的弧度,多一分轻浮,少一分冷淡,他出列朗声说,“臣斗胆,请陛下听臣一言。”
苏凝绿不奇怪他会站出来,面对着那张精准得几乎失却了人情味的笑脸,却有几分兴致索然,“老师请说。”
她心道:以谢淮为人,从不愿冤枉无辜之人,只怕对他还要以德报怨,张嘴必定就是叫朕夺其半年俸禄以示惩戒云云。
出人意料的,谢淮却说:“施龄私养私兵,虽是无心,却也冲撞圣驾,更是胆大妄为到在陛下跟前佩戴兵甲,乃是大不敬之罪。陛下年幼,只怕不愿轻易对待老臣生杀予夺,然此番不罚,却难立天子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