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明长公主同楚王一样,乃是一地王爵,为河西节度使,驻扎凉州,防御北边的突厥和南边的吐蕃,乃是大周同这两个蛮夷国度的最重要的一条防线。
可女帝却接到密报,在冬至前后,有一波突厥骑兵越过国境,在大周境内的边陲小城烧杀掠劫,当地官员几番向庆明长公主求救,她却杳无音讯!
庆明一怔,眯起眼,说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干的话,“啧,陛下的暗卫,可真是如臂使指啊。”
苏凝绿冷冷地瞧着她,“你可是要叛国?”
庆明冷笑了一声,说:“无知小儿,只怕连兵书都没看过几本,便也敢来质问我行军?父皇平定河西叛乱时,是我鞍前马后,斩下敌将头颅,那会儿你还在乳娘怀里喝奶!”
“是啊,”女帝反唇相讥,“朕高踞皇位之时,你还在河西吃沙子呢。”
庆明脸色大变。
她不似楚王,楚王虽是长子,却不得朝臣拥护,而她当年战功卓越,拥护声众,是当时最热门的储君人选,可怎么也没想到会败给了还在喝奶的苏凝绿。
苏凝绿周岁便被立为储君,之后陆陆续续几年,先帝为了防止几个成年的皇子皇女生出异心,便将他们下放到了封地。
本朝的藩王没什么实权,所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是也,虽然有封地,却只得了一座府邸,而非拥有食邑,朝廷每年会下放万石俸禄给他们,供给他们生活之用。
换句话说,其实无非是这些皇亲国戚太不省心,先帝不想留他们在京中成日给当时的储君生事儿,又不愿意给他们过多权柄足以威胁中央,索性就圈了一块地把他们圈养起来。
其中庆明长公主、楚王,因着年长之故,又都是当年随着先帝立下战功的,倒是额外地封了一州节度使。
可就算是节度使,也同样受到皇帝暗卫的监督,并不是那么好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