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再次劝说:“将军,有句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留守成都的都是一些算腐的文人,又哪里懂得军事?成都城不容有失,还需要两位将军前去镇守。”
庞羲赞同道:“不错,张别驾说得很对。剑阁天险,敌人根本不可能突破。反而是成都,我着实是放心不下。老黄,咱们还是率兵支援成都吧。”
黄权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率军驰援成都。
两人的部队日夜兼程,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就赶到了前往成都的必经之地 梓潼。
张任收到消息后,立即点齐了兵马,率军将黄权、庞羲的部队拦了下来。
“黄权、庞羲,你们镇守剑阁,却带兵来到梓潼,难道是想造反么?众将士听着,张某已经收到消息,黄权、庞羲二人已经秘密投降了陈旭,你们速速放下武器,万万不可追随叛逆,免得祸及家人!”
黄权立即反驳:“张任,我们接到主公的命令,火速支援成都。你却拦截在此,莫不是真如主公命令上所说,已经暗中投降陈旭了么?”
两方将领各执一词,均说自己接到了主公的命令,要带兵镇压对方的反叛行动。
两方士卒彻底愣住了,究竟是谁谋反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们果然谋反了
梓潼城外。
张任与黄权、庞羲相互对峙,谁都不肯让一步。
尽管他们相互指责对方为叛逆,但是都保持着克制,谁也没有率先发动攻击。
即便是黄权拿出了刘璋命他们驰援成都的命令,张任依旧以没有接到放行的命令为由,拒绝让他们通过梓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们真的是叛逆,岂不是纵虎归山?
第一天,双方在对峙中渡过。
接下来的几天里,黄权又多次请张任出城叙话,想要让张任放他们通过。他的请求,无一例外地被张任拒绝了。
不过张任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他告诉黄权,已经向成都的主公禀告了此事。只要主公同意他们返回成都,他绝对会立即放行,并且还会当面向黄权、庞羲赔礼道歉。
黄权、庞羲虽然担心成都的情况,却对固执地张任无可奈何。他们如果强行通过,极有可能被政敌抓住机会,扣上投敌反叛的罪名。
于此同时,仍旧驻留在剑阁的张松,多次利用使者的身份,将庞德、马岱,以及十数名精锐士卒,通过吊篮放接进了剑阁。紧接着,他又宴请了剩余的守城将领,将他们全部控制起来。
张松看着被绑起来的守将,极力劝说他们投降。
“各位,益州已经守不住了。黄权、庞羲已经放弃了剑阁,返回成都转移他们的财产去了。你们守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早日投降吧。”
“张松,你这个叛逆之人,我等誓死不降!”一个将领怒斥道。
剩余的将领中,只有两个人附和,其余人都沉默不语,显然是在考虑是否要投降。
张松命人将那不肯投降的人砍了,继续劝说:“我实话告诉你们,陈将军的大军已经逼近成都。就连成都城内,都有着许多的内应。只要陈将军一声令下,成都举手可破。
你们想要陪刘璋殉葬不要紧,但是总要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想想。他们要是失去了依靠,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