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凉连忙保证:“成绩好得很,老实巴交的书呆子,你应该认识的,期末排名全县第二那个。”
林姝默了默。
全县第二?
二中的书呆子刘榉?
徽县几个区二十几个镇十几个乡,共有七所高中,期末排名自然也有县级的。
除了县城两所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相对齐全的高中,还有几个山路难行又极其偏远的区级设立的高中部。
那几个学校各年级差不多也就百十来个孩子。
林姝记得,再过几年交通发达后,徽县撤了区级单位,这几所高中都合并到一中二中了。
此是后事暂且不提。
就说这个刘榉。
县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传说读起书来身边有人放炮都不会皱一下眉的神奇存在。
当初中考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一中,虽然一中二中都给他免费入学的资格,但二中为了拉生源,不仅承诺给他免除一切费用,还奖励五千块奖学金,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刘榉家其实不困难,相反还是县城少有的富裕人家,他爸妈开了个小小的皮鞋厂,虽说是个小作坊,好歹也养着二十几号人呢,做好的皮鞋,一部分外销,一部分自家开店零售,在县城挺吃得开的。
但刘榉愣是接了那张录取通知书,背着书包上了二中,不仅收了学校五千块的奖学金,还让他爸妈把高中三年的学费一次性给他一起存进了银行。
说什么这是他靠自己本事挣的钱,得自己存着,以后上大学成年了就不会再向家里要一分钱云云,在县城着实掀了一阵孝子风,给县城多少养儿防老的家庭立了根遥不可及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