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最重要的是,秦国是军功为主的国家,打仗才是升官发财的出路,而这恰恰不是萧何的长处。

毕竟萧何最擅长的是内政,对于打仗未必那么擅长。

简单来说只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自己在里面很难出头,第二个就是秦国军功为主的制度不适合萧何这个内政型人才。

所以萧何才没有上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那一条船,作为顶级人才,谁想落在别人后面?

至于以后,萧何的打算更是简单,目标当然就是公子扶苏了。

秦始皇之后,如无意外的话,大秦的帝位肯定是扶苏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除了扶苏自己,整个大秦都是清楚的。毕竟无论是才学、还是身份,扶苏都是最为合适的。

扶苏继位之后,肯定会提拔一大堆臣子实行自己的政策,到时候扶苏必然会作『退功臣、进文吏』的抉择,此时就是萧何发挥能力的时候了。

始皇之后,那些统一天下的功臣不是老死,就是退位,剩下的沙场征战固然是一流,但治理内政就未必是萧何的对手了。

而这时沛县主簿就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想要进入扶苏的眼中也不难。

只是萧何没想到的是秦始皇突然的死亡以及赵高、李斯篡改遗诏,不但诛杀扶苏,更是大肆杀戮功臣,使得诺大的帝国顷刻间便倒塌。

顺带一提,这时候国籍根本算不了什么,秦朝不知道有多少来自六国的人才,甚至组织秦国改革的商鞅都是来自魏国。

作为楚人的萧何自然是如此,对于他们来说,发挥自己的一生所学才是最重要的,国籍什么的不过是次要的。

第28章 大秦变故、离去前夕

说服了萧何之后,邹平并没有立刻离开这里,而是在大秦游览。

至于目的,一个当然是为了履行和萧何的约定,保证百姓的安居乐业。

还有一个,就是丰富一下自己的见闻,顺便补充一下系统的兑换选项。任何世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产,即使是这种古代世界也是如此。

别的不说,单单是大秦的那些原始版本的工业流水线就是一个好东西。

虽说对于大部分主神没什么大用,但对于主神麾下的部分忧国忧民的轮回者来说,还是很有兑换价值的,作为丰富系统兑换选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说纵然系统能够推演出自己需要的东西,但比起自己搜集,推演的成本不知道要高多少,这时候搜集就很有必要了。

有了切实的东西,系统自然能够解析,然后花费主神点就能复制。虽然有些麻烦,但比起自己推演,花费要少很多,还是很划算的。

两相比较之下,选择是一目了然。

当然,为了大秦能够避免日后的秦末乱世、开启一个辉煌的盛世也是邹平必须要做的事情,毕竟这是邹平和萧何的约定,也是邹平能不能带走萧何的关键之一。

单纯的带走萧何很容易,关键的是收服萧何的心,让萧何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做事,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不然邹平完全没必要理会大秦的未来。

对于大秦,邹平是很佩服、很惋惜,但也仅此而已,并不会为此做多余的事情。但萧何得要求却是不得不让邹平做这些,虽然无奈,却也不得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