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即便他已经是科学院院士,每年也会专门抽出时间来母校来做一做动员活动,只为国家能多一些栋梁之才。按照道理说,科学院院士每一分钟都非常重要,除了休息都会投入到科研活动,更何况他这样的领军人物。
但是为了避免华夏的后辈青黄不接,也只能这样补救了。
坐到礼堂的主席台,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哪怕明知是大学辅导员为了完成所谓的政治任务强拉过来的人,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陈学钟,也浑身充满了干劲,哪怕之前一脸的阴霾。
“都是年轻人啊,年轻人只要知错能改,就会有出息,而教导年轻人,就是我们这些老一辈不可推卸的责任!有些事情不能因为难就不做!”
“哪怕有一个学生听的进去,那么未来华夏就会多一份科学传承者。”
想到这里,陈学钟开始了他这台公开课。
第十五章 突入的唐潇
开门见山,陈学钟侃侃而谈。
“同学们,一百多年前有位学者曾经这么写过,或许已经烂大街了,但是我还是想旧话重提,少年智则华夏智,少年富则华夏富,少年强则华夏强。”
“你们是祖国的未来!”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学生的主要精力全放在学习上,学生对老师的敬重不是因为他的地位,而是因为他的学识,敬重学识所以尊敬。”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在坐的诸位不是因为完成某项任务来参加我的公开课,也不是因为我在这个领域的名气来特意凑热闹。”
“我希望有那么一天,你们是为了对知识的渴求而坐在这里。”
麦克风里,陈学钟的声音铿锵有力,缓慢却充满力度。
一时间,听讲的学术,包括前来的某些老师,辅导员都有些羞愧,陈学钟字字玑珠,说到他们心里去了,这说的不就是他们吗?
但道理终究只是道理,具体能听得进又记在心底的又能有几个?陈学钟扫视现场一圈,能有几个总比没有要好。
一番感慨之后,陈学钟进入正题,从物理学的历史逐渐讲到了当下的物理前沿量子力学,讲到了一些量子力学的实际应用和前景。
“目前,各国已经研究出现了实验室级别的量子计算机,做一些简单的运算,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实现的最大难题就是在于量子的退相干问题上。”
“量子的相干性会因为环境的干扰而随时间逐步消失,只要克服了这个问题,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就指日可待。”
“一旦量子计算机研究成功,计算机领域将迈向崭新的时代,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而这一切的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未来是属于你们的,需要你们将这份事业进行下去!”
讲着讲着,陈学钟越来越有状态,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在认真听,陈学钟也愿意继续讲下去,为祖国的未来播下一颗种子。
恰恰此时,一个洪亮而又坚定的声音打破了礼堂的氛围。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用再等到下一代。”
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头发板寸,剑眉星眸,目光沉稳,看上去精神奕奕,好一个英俊少年,卓尔不群。
单是站在那里,面对上千人的注释毫不怯场,就显出一股别样的风采,没错,这个人就是唐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