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的孝心可真败家。
三太太的话让老太太和侯爷的脸色都变了很多。
世家最忌讳的就是亏空,吃老本,没有盈余,那是落败的前奏。
二太太就不以为意了,“侯府少的只是公中而已,却多了不少的私房,像安容,拿了柳记药铺那么多的股份,过些日子也要送钱来了吧,少说也有两万两,还有酒坊,现在又多一个李家铁铺,真是钱多的数都数不过来,难怪不要李家铁铺往大了做,不缺钱。”
说着,二太太还忍不住呛驳了一句,“还是萧老国公有眼光,安容的命好。旺父旺夫旺子,带着那么丰厚的陪嫁出嫁,能不旺夫吗?”
二太太是知道老太太疼安容,有些私心的话没敢往明了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那些东西送出去,想再要回来可就难了。既然安容这么单纯。好说话,多哄骗一些回来,将来留在公中还是给沈安北都比姓了萧强。
当然了。二太太是希望那些钱放在公中,那样将来分家,二房也能有一份。
想到公中,二太太的眉头就陇了起来。
“那一万两要从公中拿?”二太太问道。
四太太脸色微变。没有说话。
早前她就表示了,四房是为了孝顺老太太才收的金蟾。也送给了老太太,最后侯爷送进宫孝敬了皇上。
四房可没捞到好处,不从公中拿,谁拿?
要四太太说。应该大房掏腰包才对,只是这话她不敢提,无疑是惹老太太生气罢了。
四太太心里这样想。脸上却道,“是我们疏忽了。见到金蟾只想到老太太的病,没想到其他,结果连累了侯府,这笔钱该我们四房拿,回去我就变卖陪嫁……。”
说着,四太太的声音就弱了下去。
那是一种委屈但必须生受的弱。
安容瞧了心底堵的慌,四太太惯会以退为进,为了孝道做错了事,怎么都是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