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东延后,萧湛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瑞亲王和靖北侯调来东延皇宫,处理东延政务。
减免赋税。安抚民心。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原本,东延百姓就对我大周怀着敬畏之心。加上这一系列利国利民之举,很快俘获了东延民心,他们诚心归顺大周,以大周百姓自居。
东延灭亡。北烈还对我大周虎视眈眈。
但是一场仗打下来,北烈也吃不消。有了息战求和的念头。
尤其是朝中,主和的人越来越多。
大周士气正盛,若是再打下去,东延就是前车之鉴啊。
求和。虽然难听,可亡国之臣,亡国之君。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北烈想求和,大周也同意他们求和。但还是那个条件。
拿朝倾公主和上官昊的人头来求和。
不是一个,而是缺一不可。
顾清颜从大周逃回北烈,大周并没有像当初东延搜查安容那般仔细。
只要她易容,想逮住她,当真不容易,她和安容不同,安容手腕上的玉镯摘不下来是硬伤。
再者,萧湛也没打算抓到她。
大周士气正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错过这样的机会,将来不一定再有了。
北烈求和,若是大周答应了,接下来五年,或者是十年都不会再打仗。
再掀起战乱,必定意味着北烈休养生息够了,就算没有足够的把握赢了大周,至少也有四五分的胜算。
朝廷是主战的,求和的寥寥无几。
但百姓希望求和啊,打仗劳民伤财,他们提心吊胆,而且离家的夫君和儿子,已经几年未见了,他们想一家团圆。
大周需要一个不得不继续打仗的理由,来说服大周百姓,不是朝廷恋战,是北烈求和的诚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