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

而cu为核心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即为数电,而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同一芯片上,才能称之为微处理器、微芯片、微电路。

尽管如今微处理器和核心处理器的概念已然混淆,但要清楚一点,微处理器包括不限c微机的cu,还有手机处理器、显卡gu、ds、tu等。

简单来说,集成电路遵守包容子集和概念级,芯片微处理器核心处理器。

张爱民等人相互看了眼,翻转小芯片,疑惑的问:“小苏同志,这枚荣光自研微处理器相比国内外研制的主流芯片,性能上如何?”

苏晟伸出两根手指,“性能优越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搭载荣光云服务器后,计算机运算速率、数据处理完爆全球所有电子计算机,包括国内的神威湖光”和“天河”系列。

第二点,物理性能稳定,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灵敏度,在高温、高寒、潮湿、干燥等天气都能正常运行,24小时全天候模拟测试中,完全没有存在任何变量问题。”

张爱民怀揣着激动,却没张扬,神色不惊的说:“荣光芯片的纳米制造工艺级是多少?”

“1纳米。”苏晟回应。

“不可能,1纳米级什么概念,目前科学技术根本达不到,全世界没有任何科研机构、集团企业能够研制1纳米级芯片。”

高正义国字脸一板,当场质疑,本来被胞弟高安邦说动,安排同僚见苏晟一面,给年轻人以希望和机会,也给他们国产芯片一个出路、假想,但若苏晟如此口若悬河、信口雌黄,真辜负他胞弟高安邦一片心意,以及他大张旗鼓的聚集张爱民等三位长老。

见大哥不悦,一旁的高安邦暗叫不好,立即插嘴道:“尽管苏晟你是我带来的,按理说,我应该相信你,但是1纳米级制造工艺,我们实在难以信服,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解说一下。”

所谓纳米级制造工艺是指芯片的特征尺寸,即晶体管栅长,栅长是微处理器的上形成的互补氧化物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的宽度。

目前国内通用的为28纳米级芯片量产,而研究推进到16纳米和14纳米;国际上一般主款流行为14纳米或者7纳米,研究范围为5纳米到2纳米。

苏晟没有畏惧和急躁,继而淡然的说:“目前,国内芯片处于”

高正义摆摆手,“你小子甭说废话,老生常谈的事情,我们比你知道的更清楚、更透彻,你就说说的你的芯片。”

苏晟讪笑挠头,“关于荣光芯片,我没什么可说的,荣光芯片就是1纳米级的工艺制造,您若不信,完全可以安排测试,晶体管栅长做不得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