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听内容,记者姑娘以为她是在调侃,但对方的语气却很严肃。
“如果霈霈它的这个失忆状态一直这么严重,它不可能没有记事的习惯。”冉一笑分析道,“起码寄信找爸爸的时候,它的记忆是完好的,然后它来了小吃街,在这里看到了这句话,于是又去了牧月斋。”
霈霈皱起眉头,顺着她所说的轨迹回忆过去,企图在残破的脑海当中寻找到一丝过往的蛛丝马迹。
顿了一会儿,给足了它缓和的时间,冉一笑才继续说:“失忆以后,唯独对牧月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可能也是因为笔记本上的这一句话。既然只有这么一家,那当时的线索,大概也断在了这里。”
在牧月斋,发生了一些事。
也许,是导致霈霈失忆的原因。
心动选手说:“你的意思是,它的记忆有错误。”
冉一笑点点头。
她说:“你们看没看过一个电影,主人公没办法存储长时记忆,他只能靠不断记录来维持正常生活。但是,这种记录其实是不可靠的。”
记忆丧失,没有办法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只能通过侧面信息进行推定,很容易先入为主。
人总是会最先信任自己。
可是当失去了主观记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观测表面,看到的那个“自己”,真的是值得信任的吗?
如果,失忆的成因发生在半个月前霈霈到达牧月斋时,那么,几天前来闹事的时候,它就一定也具备了一些症状,只是没有现在这么严重。那时候的霈霈说自己丢了洋娃娃,这件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或者,失忆的原因就发生在那次闹事的时候。”
那么它去牧月斋,怎么可能只为了一个洋娃娃?
这种情况下,有一种概率,洋娃娃只是一个借口,是为了想看看牧月斋到底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