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可有良策?杀退敌军,护我社稷!”灵帝面色期待,似乎眼前之人能够给出他一个满意的回答,让他保住现在的身份地位。
“臣并无良策,唯有一份拳拳报国之心,愿率兵为大汉撒尽最后一丝热血,以叫南蛮不敢轻觑我大汉天威!”
皇甫嵩面色一僵,但随即大声回道,说出了自己是方才出来的原因,大汉朝不能没有一个硬骨头站出来,护卫大汉朝的威严。
灵帝听后面色一变,充满了失望,还以为有什么良策,原来是死缠烂打之策,自己这洛阳城如今才不过他区区2万人守军,就算征集青壮也不过他十万人了。
然而城外这些军队,经过这一番的征召已经有了他80万人,光是凭人数就拼不过。更不用说城中粮草短缺,城外敌军只需要把这城一围,不用一月,城中必因缺粮而自乱。
到时候城中必然饿殍遍地,民竟相食,这又让灵帝如何能够接受呢!不过,缺粮倒不是灵帝不肯坚守的原因,而是盼城中的那些饥民,饿疯了冲击皇宫,到时候自己反而生命更加没有保障。
如果出城应战,那反而更加不靠谱,自己这10万人玩那80万人中一扔,顶多溅起几朵水花水花就会被熄灭,那自己到时候就任由别人宰割了。
其实,众人心中都不知道,灵帝此时也明白,大汉朝要完了。心中也想要投降,只是历朝历代,那些人对于亡国之君的对待。
让他心中有些发寒,害怕投降之后自己就立马没有命,是以才犹犹豫豫,拖拖延延的在抵抗与投降之间徘徊。
所以,皇甫嵩这个提议还是被灵帝很自然地否决了。就算灵帝不否决,朝中诸多大臣也不会让这个提议得逞的。
否则如果让城外的御国大军知道了,他们在朝堂之上听到皇甫嵩的建议,不去阻止,心里认为自己有二心怎么办?
到时候自己家族到手的封赏,可能会削减?到时还可能得到怪罪?那才叫一个哭都哭不出来。
所以他们对于灵帝的否决,那是万分赞成的,连连称赞灵帝此举英明,是老成护国之策。
其实,这些大臣早就在灵璧开会之前,就得到了御国的暗示,让他们尽量的劝降灵帝,让大御国完整地接收大汉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洛阳城,避免更多的损失。
所以大臣们都在暗示灵帝,可以开城投降,城外的大军会保证灵帝的安全,以及整个汉室宗亲的待遇。
而林立,也知道这些大臣心里有什么鬼胎,只不过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去和以往的臣子商量怎么投降?效忠同一个主子。
以及舍不得自己的权位,从此做一个生死操之于他人之手的臣子,当过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在当一个卑微无比的臣子,是很难以接受与承认的。
不过,常常是正在纠结,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随着一个宫内侍卫的传令,大堂之内的,尴尬气氛瞬间为之一清。
“报,禀陛下,城外来了一名自称是御国征东将军的人,说是替御国前来出使,城门将军让我前来禀告陛下,是否开门让那个使者进来!”
一时间,大殿之内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有惊喜,有愤怒,有纠结,有期待,而灵帝更是充满了期待又纠结的神色。
第98章投降
听到侍卫的传话,灵帝面色一阵惊喜,猛地站了起来,想要说话,却想起自己这样不妥,又连忙咽下了自己要说出的话,转头望向殿中众臣。
“众爱卿,对于御国使者来访之事,你们怎么看?朕是见还是不见,又是怎么个见法?”
对于带头投降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出现在一个皇帝身上的,大汉四百年江山灭亡的责任?完全可以找手下的人来分摊吗?
所以灵帝阴险的望向了臣子方向,开口说道,他不怕他们闭嘴不接他的话,这种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