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被韩国接手,更是小心翼翼的开发,而今被崇尚耕战立国的秦国拿去,被把修了一番水利交通,早就发达无必,人口更是比韩国原本的时候多了不知多少。
如果韩国得到这两郡,别说是恢复新郑城损失的实力,就是再次恢复他雄国之称,也不过反掌之间的事罢了。
……
新郑城下,原本攻势还算猛烈的秦军,变得彻底的缓了起来。
究其原因,还是他们的主帅内史腾逼迫的太过,10万人,不过三天之内,就折损过半,死了他5万人。
如今的秦军,虽然他们骁勇善战,闻战而喜,但太过于巨大的伤亡比例,以及主帅的无能,却是大大的打击了他们的战心。
整整20万大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使得不到5万人,这种残酷的伤亡比例,足以让军队崩溃。
毕竟这支秦军,并没有让一个让他们信服的将领带领,反而让一个韩国来的降将统帅,原本就打击他们的士气。
如今再死了这么多人,军队之中的怨气早就四处而起,暗流汹涌。
若不是这些秦军念在刑法苛严,以及对于秦国的忠心在维系,恐怕早就起兵造反了。
不过,就算如此,让他们继续去攻城,那也是万万不能了。若是再逼迫,哪怕他们对于秦国在忠心耿耿,也是忍受不了了。
其实,这倒也是秦王嬴政的一个失误。
他原以为,有着内史腾这个韩国降将的带领,可以从内部攻破韩国,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达成目的。
去哪想到,如今的韩国今非昔比,有着合纵联盟作为一个靠山,根本不像历史上,听到韩国大军到来的消息,直接举国投降了。
而是强硬的抵抗了下去,来了一个举国抗秦,将韩国打成的废墟,也没有投降的意思。
如今也就造成了这个尴尬的局面。
第235章赵国的雄起
韩国如今是打不下去了,秦王嬴政匆匆调集的20万大军,已经是他能够达到的极限。
其中先前的10万,乃是秦国唯一能调动的机动部队,是随时准备待发,能够派出出征的。
平时这支部队,主要的作用就是应对各国的战事,比如有哪个国家有什么破绽,发生的天灾人祸,内部动乱,这支军队就能够趁机咬上一口,为秦国狠狠的咬下一块肥肉来。
又或者是秦国用来平定内部各种问题的,比如,坐镇中央,用来威慑各处,警示那些别有用心之徒,让他们乖乖的躲在暗处不敢动弹。
又或者是边疆告急,有着10万人存在,可以随时赶往支援。10万大军,哪怕敌人有上百万,也能支撑几天,为秦国争取足够的准备时间了。
总而言之,这10万大军,就是秦国的定海神针,救火队员,那是特意留出来的。
如今就派上用场了,10万人派往韩国,打算先打这个出头鸟,韩国作为第一个加入联盟的国家,本身实力又弱小无比,秦国不打他,那该打谁?
所以秦国以往的经验,10万大军,若是应对得当,以韩国以往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拿下韩国还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