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靠御国本土运输粮草物资,那绝对会是一个天大的消耗,不要一个月,就能将御国拖垮。
而以韩赵魏这些山东各国的支援,早就因为战争而不断削弱实力的他们,国库早就空虚,哪里比得上府库充盈,兵精粮足的秦国呢!
就像长平之战,在廉颇当赵军统帅的时候,秦国与赵国打了三年,之前两年半,一直都没有大的战争发生,都是小打小闹。
赵国与秦国的军队,都是在隔着城池和关隘对峙,相互在消耗粮草和国力,比的就是谁先垮。
结果,距离更近,后勤压力更轻的赵国,反而比秦国先一步支撑不下去了,所里有了赵括的上台,所里有了长平之战的惨败。
如今,与当初的局面,何其相似,两边都没有把握拿下对方,那就拖下去吧,就赌秦国和御国哪一边先垮!
漫长的时间就这样过去,天下在秦军的调动之后,又一次陷入了平静,这段时光足足有着半年。
这半年中,天下发生的许多事情,牵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其中就有,御国不要土地,要人口的移民大战略!
根据战前的协议,联盟所攻占的土地,其上一半人口要交给御国。
其中楚国实力太强,几乎不逊色于御国,对于秦朝的危机感也是最弱的,他自然有实力不了这个协议,我行我素。
而且御国也拿楚国没办法,隔得远,打也有可能打不赢,这叫他能怎么办呢!
可是韩赵魏三个国家就不同了,他们实力最弱,尽管这次,吞并了秦国留出来的四个郡县,但实力也没有扩充到可以无视御国,无视秦国压力的地步。
他们很明白,如果没有了御国的支持,挡在前面抵挡秦军的压力,那他们刚刚吞下去的肉,很有可能迅速会被反应过来的秦军给收回去。
甚至更加恐怖的是,恼羞成怒的秦军,会直接挥兵攻击他们原本没有被战况波及到的土地,让他们本就虚弱的实力,变得更加的不堪。
所以面对御国的要求,这三个国家尽管心里恼怒万分,但还是不得不笑着脸,慢慢地兑现了起来。
其中你之前被御国威胁过的魏国,表现得最为积极。
魏国新收复的两个郡,总人口加起来有他80万左右,其中一半人要交给御国,这一下狠狠的割下一大块肉,仿佛是搁在魏王身上,让他那个心痛。
40万人,自然不是说动就动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中这些人在途中哪里休息,又要由谁准备粮草物资,保证他们能够安全的到达北方,都需要御国与赵国和魏国燕国这三个国家扯皮。
第一个月,魏国先期的10万人,开始动员了起来。
一个个百姓还没来得及喜悦回归故国的怀抱,就被他们的晚上给强家中强行拉了出来,一个个的集合起来,用绳子捆住手脚,在士兵的看押下,赶往的北方。
顿时让魏国在这两郡故民的心中,印象下降到了比秦国还不堪的地步。
又在接下来的五个月中,前后半年的时间,这40万人,或多或少或断或续,终于还是踏上了御国的土地。
而赵国,拿下了太原郡和雁门郡,得到了70万人口,但赵王性情刚烈,根本不同意交出一半人口的协议,只肯拿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