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安邑向来是魏国的首都,在100年前,魏国的首都就立在安邑城,并且以安邑城为中心,向东夺取了如今的大梁等地,向东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也就是秦国如今的咸阳城周边这一大片区域。

可以这么说,在魏国定都安邑的时候,整个魏国都是积极进取,不断的开疆扩土,蒸蒸向上的蓬勃发展时期。

而丢了安邑之后,魏国可以说几乎没有再扩张过任何一片领土,反而在不断丢失自己的西部领地,让魏国的地盘不断萎缩到不到14的样子,几乎离灭国也不远了。

如果魏王,能够拿下安邑城,那将大大的振奋魏国上下的人心,让他们对于魏国的未来真正的有着期待,从心底里认可魏国已经真正的崛起。

第250章求援之议

人心,在某些时刻显得无足轻重,却又在某些时刻显得重要无比,如今的魏国就是重要无比的时刻。

魏国积弱已经上百年了,在这上百年中,一次又一次战争的失败,让魏国的信心已经丢失的一干二净,再也没有战国初期那种横扫天下,舍我其谁的气势。

在这种情况之下,尤其是秦国,硬生生的一手将魏国打成了残废,魏国的领土就是让秦国给夺走了大部分,使得魏国上下在命对秦国的时候,心里总有那么些底气不足。

哪怕如今天下形势一片大好,合纵联军正不断高歌猛进,收复着他们原本被秦国占据的领地,将秦国的势力范围又一次的逼回到了函谷关附近。

其中尤以魏国得利最大,不但收复了原本失去的所有领地,还侵夺了韩国原本的河内郡,真真正正的扩张了领土。

如今只有一个河东郡,还有一个安邑城为中心的一小片地域,没有拿下。

并且魏国军队的信心与斗志,也在不断的胜利中慢慢的恢复了一些,变得不像之前那样的不堪一击。

不过归根结底,他们对于秦人还是有来自于心底的一股恐惧。

这并不是什么心理原因,而是源自他们祖上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战败,传到了他们血脉中的遗留。

想要挽回他们的信心,就必须真正的做出一些让他们认为,已经打败了秦国,振兴了魏国的事。

嗯,这样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又有什么比得上收复故都,将秦人彻底的赶回黄河以西,彻底的封锁在函谷关内呢!

心里想着这些琐碎事情,魏王心里更加的烦躁起来,如今这种有心无力的感觉,让得因为一路胜利,内心开始膨胀的魏王十分的不喜,他讨厌这种不能掌控一切的感觉。

忽然之间,营帐之外传来一声大声的禀报之声:“报,启禀大王,城外有御国使者求见!”

本来听到这侍卫的打扰,心里烦闷的魏王,正打算拿着不开心的东西开刀,好好教训一下他,解解心里烦闷。

可是听到侍卫通禀的内容,魏王刚想发出命令的话,硬生生的吞回了口中,转而绉起了眉头,更加的疑惑不解。

“你们说,这御国来到我大营,究竟有着什么企图?”挥了挥手,赶走了那些正在跳舞的歌姬,魏王皱着眉头,疑惑的问向了营帐之中的群臣。

听到魏王的话,营帐之内的众多大臣,一阵沉默,皆是相互的望了望,并没有立刻回话,而是沉思着魏王的问题。

看到帐中诸多大臣的表现,魏王倒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谅解的给他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思考。

毕竟,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答案,到底要比随便说出来的答案,要靠谱得多。

“大王,以臣之见,御国死来,怕是要求援的!”因为发须皆白,却面色红润,显然调养得道的威严老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