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这中年男子,几个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东北马匪的历史是比较复杂的。
满清一直将东北视为满人的后花园,所以在东北只设满洲将军,不设地方官吏,实施的还是满人八旗军民一体的那一套管理体制。
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根本无法将地广人稀的广大东北有效的管理起来。导致东北总是匪患不断。
到了清朝末期,天下越来越不太平,这些东北土匪们的队伍自然也就越来越壮大,终于渐渐成了气候。
清廷对这些马匪不当回事,偶尔招抚也往往是用完就弃,抚完就杀,这导致马匪们对朝廷缺乏信任。加上甲午年间,也谈不上什么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使得东北马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甚至是令人痛恨的。
日俄战争期间,这些马匪们组成花马队,替俄国人卖命。也替日本人卖命,替这两大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东北的利益。
日俄战争以后,俄国势力撤出了东北,东北马匪们更多的倒向了日本人。
日本人对中国东北的渗透是力度相当大,也相当全面的。比如对东北马匪。日本人就进行了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渗透,甚至于。很多在白水黑山间杀出名号的东北大杆子,其实根本就是日本人。
这些日本浪人和间谍长年生活在中国,与马匪们混在一起,表面看来跟一般的东北马匪毫无区别。很多日本人直到死去,都是以马匪的身份死去的,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这种渗透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正因如此,东北马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日本人的武力和耳目。
甲午战争期间,这些人地两熟,来去如风的东北马匪给清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他们骚扰后勤,劫掠粮草,捕杀小股的清军,甚至可以令清廷大军无法顺利前行!
甲午战争期间,清廷之所以在东北垮得那么快,除了满清腐朽无能之外,这些东北的江湖好汉们可也出了不少力气。
之后,便是甲午国殇,华夏民族气运沉沦谷底。后世华夏儿女步步是血的追赶了百多年,也依然没能彻底挽回失去的民族气运。
这种现象,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才得到彻底改变。在外界长期熏陶和现实教训面前,东北的这些绿林好汉们才渐渐觉醒了民族意识,重新成为了同胞的武力。
后世在东北长期坚持游击抗战的东北抗联,其主力多是这些收编的江湖好汉们,为日本人卖命的马匪已经成了极少数。
不过在此之前,在王逸尘等人此刻所处的这个位面内,东北马匪依然是最不招人待见的群体。尤其是他们这个所谓的“黑水好”马匪团队。
抗日奇侠队肯定是不会待见他们这些为日本人出力的马匪,甚至直接把他们当汉奸攻击也绝对有可能。
清廷的队伍更不可能放过他们这些与朝廷做对,罪大恶极的马匪。
至于日本人……王逸尘等人的任务,就是杀鬼子。
等于他们这支队伍夹在三方势力之间,是个人人喊打的角色。
就算同为东北马匪,其他马匪队对他们这支从天而降的,来历不明又一门心思跟日本人做对的马匪队,肯定也不会有好感,说不准就会来个清理门户什么的。
这么一想,这马匪的身份还真是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十人难度的位面任务,果然有点bt。
“好了,基本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将东北马匪这个特殊身份做了大致说明后,白小归看着众人道,“这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死人是一定的,没准一个不好,咱们全军覆没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所以,我最后再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机会,想退出的,趁现在还有时间,赶紧退出,还不伤和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