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爷诚惶诚恐前去,胆颤心惊的回来。
随他回来的还有许多宫廷的赏赐,皇帝的皇后的太子的,都是庆贺这桩美满的姻缘。杨夫人和儿媳妇们都觉得这是好事,只有杨老爷和杨家三爷明白,皇帝这是在逼杨家表态。
杨家最近在朝堂上的表现乏善可陈,杨老爷一直在混,杨浩也搞得一场低调,似乎杨家一点也没有出头的意思。这样的表现固然让陈阁老的势力满意,但皇家不会满意。
皇家重新提拔杨家是为了均衡朝堂上一边倒的陈家势力,杨家却一直敷衍了事。这一次不过是借着赐婚再给杨家施加压力,把杨家往风口浪尖上推。这样的隆恩,即便杨家想低调行事,只怕别人也不会再放过他们。为了自保,杨家只能顶住风浪前进。
当然,如果杨老爷继续决定敷衍,那么皇家也不会再手软,必然也会让杨家尝尝敷衍皇家的苦头。
所以,对于杨老爷来说,他是没得选择。
但对于杨浩来说,他配合自己父亲这样低调行事并不是真的为了低调,他只是在和皇家讨价还价而已。暂时的忍耐,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
为了逼迫杨家出头,皇家也愿意给予他们在朝堂上更大的便宜,更多的权利。
比如,父亲很快就从工部侍郎被提拔成了工部尚书,而自己也补了兵部侍郎的缺,正是从一个守宫门的小兵成了朝堂上的六部九卿。
当然,这样的转变也使得杨家正是站在了陈阁老势力的对立面。养家的崛起必然要打破陈氏一族独霸朝堂的局面,分去半壁江山。权力这东西一旦拥有岂肯再拱手让人?两家势必要为了争权而各自出招压制对方。
同时,朝堂上那些游弋闲散的势力也同样看到了风向的转变。许多不容于陈家势力的人原本就在苦苦等待一个机会,跳上另一条大船重新翻狼。从杨万年回来那刻起,他们就知道这是一条可以依靠的大船,也是仅有的一条。以前杨老爷回避,但现在,局势比人强,由不得他回避。在这风口浪尖上,为了自保他杨家只能站出来为这条船掌舵指航,与来自陈家势力的血雨腥风搏斗。而他们这些曾经被陈家势力打压过的人,就可以靠着这条船重新上位,再掌权势,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