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都城南京,一大清早地,天上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整个天地都被雨水给清洗了。
朱棣立在皇宫暖阁之外,看着园中冬雨落在地上那溅起的点点水珠,怔怔出神。
过了好一会,朱棣突然张口道:“郑和,朱能还有松弟他们离开多久了?”
郑和恭敬地回道:“万岁,年前的时候朱大人他们就率领大军开拔了,到今日已有一月零一十三日了。”
“哦,已经这么久了吗?”朱棣的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丝苦笑,道:“倒是苦了这些兵士们了,连个除夕夜都未在家中与亲人相聚,而是奔赴异国他乡,抛撒热血和生命。郑和,你说说,待他们回来之后,朕要如何封赏他们才好?”
郑和微微一笑,道:“万岁,奴婢记得韩王殿下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对于这些出征在外的兵士们而言,自然是想挣得功勋,以此来加官进爵、封侯拜将!”
话说到这里,郑和就住了嘴,他是聪明人,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主子问他,只是想听听他的意思,并非是让他给自己的主子拿主意。
“不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棣淡笑道:“这样吧,待大军救了那李芳远,杀了韩东道回到大明之后,所以有的兵卒们给他们一年的恩赏。有军功的,依功劳大小,给予官爵财宝的封赏,这样如何?”
“万岁圣明!”郑和恭敬应声。
“万岁!”
就在这时候,有身披蓑衣的兵卒自大门处而来,尚在雨幕之中就单膝跪在了朱棣身前:“八百里加急!”
“取过来!”郑和从那名兵卒的手中取过八百里加急密信,就如同以往那般顺手打开诵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