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

记者周当时兴奋地鼓吹: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不怕辛苦,山顶上照样可以种地活命,再也不受丧尸的威胁。

可当大家带着万分热情弃船上山后,事情就渐渐出现了意外。

第一个意外来自安全。

二龙山不像天泉山那样四面临崖,除了从附近小山山顶能上到山顶外,还有其他两条小路照样可以登顶。

郁闷之余,众人只得在记者周的指挥下开始砍树建墙,山寨外面那一圈木头桩子就是当初的杰作。

有了防御工事,住的问题就来了。

二龙山山顶也没有天泉山顶的巨石和花岗岩,除了大片的页岩和粉末状的泥土外,只有被他们砍得所剩无几的大树了。

众人狠狠心,咬着牙又把剩下的大树给砍了,用光秃秃的山头才换取了这么个苦逼无比的山寨。

第二百二十七章 生存教育

等到木棚搭好,众人才发现:这二龙山上别说吃的食物,连股泉眼都没有。

记者周却早有预料,他把年轻力壮的青年们组成一支搜索小队,在山顶观察一番后就开始下山寻找物资。

上山几天后,记者周终于发现,自己犯了一个最大的常识性错误选址。

诚然,在末世猥琐发育可能在生存技能方面,要强于混迹都市中的各种幸存者团伙。

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选一座地理位置优越的山头,才能做到广积粮,缓称王。

记者周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过高估计了现代人的野外生存能力。

二龙山因为地处两座大市的市界之间,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系都很微妙地绕过了这里。

行政规划其实在以前的城市管理概念中,并不只是地图上的指点江山或涂鸦,更多的则是种对政绩、责任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