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页

光速战争 文明之光 1926 字 2022-11-27

宇宙大爆炸时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视界的存在:一方面,由于光线不断地受到原子粒子的反射影响,从而光线无法远距离传播,另一方面,由于宇宙本征光速在下降,从而可能存在某些过去的事件无法通过光向我们传递信息,再一方面,越遥远的物体退行速度越大,从而导致从我们这里发出的光有可能永远也无法到达那里。也就是说,存在这样一个极限或称为过去视界,只有在这个极限距离以内的事件才有可能被我们观测到。所以,即使现在用超距“天眼”,地球人类也很难看清宇宙中发生的事情。

宇宙大爆炸还创造了四个影响宇宙的基本力量,它们是引力、电磁力、弱力和强力。引力使得星体环绕和运行,电磁力连接电和磁的力量,弱力控制恒星闪耀,强力保证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凝聚在一起。

宇宙大爆炸时,如果物质粒子和反物质粒子的数量相等,它们会共同湮灭。然而这个宇宙现在主要由物质组成,那么肯定存在未知的一些原因,使得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物质和反物质数量不对等。

在这个可见的宇宙中,有5的恒星和行星等属于正常物质,然而这些物质并不能产生足够的引力将许多星系聚集在一起,宇宙中一定存在不可见的暗物质,暗物质不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能反射光线或其它任何类型的辐射,科学家估计暗物质占据这个宇宙80的物质。和暗物质一样,科学家认为宇宙中也充满了暗能量。地球人类科学家通过超距“天眼”发现,当两个星系碰撞时,就会形成子弹星系团,其中一个星系团从另一个星系团的中央快速闪过。星系团的正常物质在碰撞过程中,由于阻力而逐渐减速,但是暗物质却没有减速,它们继续向前移动,形成一个弯曲的暗物质环,暗物质环通常是不可见的,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因为引力而弯曲了的、来自遥远星系散发出的光线,来分辨出暗物质的位置。就是恒星之间,也有一些看不见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会产生一定的引力,使得射向新地球的光线弯曲。真空能量(真空零点能)是物质的粒子能量,这种粒子还是由基本粒子,比如原子构成的,暗物质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暗能量和真空能量(真空零点能)不是一回事。

宇宙大爆炸后,能量产生物质,宇宙空间具有一定的物质密度。宇宙空间自从宇宙爆炸之后,就具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取决于宇宙所包含的物质密度。在宇宙爆炸开始一段时间,宇宙空间物质密度极为稀少,所以宇宙空间的形状几乎是平坦的。当宇宙空间物质密度越来越大,物质之间的引力会使得物质相互吸引,从而造成宇宙空间的卷曲。当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小于临界值时,宇宙空间卷曲成开放状(类似马鞍形),当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大于临界值时,宇宙空间卷曲成封闭状(近似球形)。目前观测结果表明,宇宙空间是卷曲的,卷曲的程度还有待观测和测定,不过这种空间卷曲使得曲率航行(超距或超光速)成为可能。

这个宇宙是独一无二的,还是存在许多个人类目前无法看到的宇宙?地球人类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存在着许多的宇宙,这些宇宙集合称为多元宇宙。多元宇宙的结构可能类似于一个非常巨大的泡泡堆,也许其中的一些宇宙还没有膨胀,也许一些宇宙可能存在与我们这个宇宙不同的物理定律或维度。不过,从理论上讲,两个宇宙之间可能是通过一个旋转的黑洞相连接。既然人类目前还不完全知道这个宇宙奥秘,既然无法看到其它宇宙对我们这个宇宙的影响,所以地球人类目前只是猜想,还无法证明多元宇宙的存在。

第38章:恒星黑洞

对这个宇宙比较深刻的认识,让地球联邦科学院科学家更迫切的追求定向超距航行技术能力,对曲率航行的研究更上了一个层次。地球联邦科学家认为,要进行超距曲率航行,需要借助大型虫洞或黑洞。黑洞是宇宙空间存在的一种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一旦进入“视界”,即使光也无法逃脱,黑洞只进不出。与黑洞相应的是白洞,它只出不进,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是一个只发射、不吸收的宇宙天体,科学家认为白洞来源于整个宇宙大爆炸的不均匀性,是宇宙大爆炸的一种“延迟核”。宇宙空间充满很多黑洞、白洞和虫洞,虫洞连接着很多黑洞和白洞。黑洞和白洞就像一根“管道”的两头,虫洞就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管道”。进入黑洞的物质,最终会通过虫洞从白洞出来。因为黑洞的引力很大,能将空间进行卷曲,造成虫洞这根“管道”也是弯曲的,如果黑洞质量越大,则虫洞直径和长度越大。虫洞与黑洞、白洞的接口是一个空间管道和两头空间闭合区的连接,在接口处,空间曲率并不是无限大,因而可以安全的通过虫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毁,这样就可以实现曲率超距航行。假如一个天体的密度为核密度(相当于中子星密度,约每立方厘米15亿吨),而其总质量在太阳质量的三倍左右,该天体就会被压缩到小于其史瓦西半径,形成一个“恒星黑洞”。

被人类引爆前的太阳,在这个宇宙中,只能算是中等质量的恒星,这个量级的恒星最终只可能变成白矮星。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很多,晚年可变为中子星甚至黑洞。大质量恒星比如vy星(大犬座)、参宿四(猎户座α)、参宿七(猎户座β)、北河三(双子座β)、大角星(牧夫座α)、毕宿五(金牛座α)、心宿二(天蝎座α)。。。

地球人类曾经利用四个大型传送门对天狼星伴星进行了剥皮式手术(银河纪元62年),发现了天狼星伴星核心里的智能能量体,随后撤走了四个大型传送门。但在天狼星主星附近留下了一个传送门,就是传送周源卫珊两人作为地球人类第一次通过传送门的纪念。

天狼星原来质量大概是太阳爆炸前的26倍,自从吸收伴星物质和能量后,差不多达到了太阳爆炸前质量的35倍。

如今天狼星伴星已经不见,只有天狼星孤零零的挂在空中,接下来它的命运似乎要更惨。

因为,地球人类科学家决定对天狼星进行一项人造“恒星黑洞”曲率超距航行研究。

银河纪元338年,一艘大洲极大力神号战舰由超级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通过传送门到达天狼星附近,然后这艘战舰又飞离天狼星,在天狼星两光年远的地方布置了一个大型传送门,接着又飞向天狼星,在天狼星几亿公里地方停住,准备人造“恒星黑洞”。

天狼星一如既往的在自己的领地发着耀眼的光芒。地球人类各种监测设备开启。

这艘大力神号战舰突然发出毁灭恒星的超强智能能量体射束,直接射向天狼星,一分钟后就在天狼星当中引起强烈的反应,天狼星就如人类引爆太阳当初一样发生了激烈的引力坍塌。天狼星爆炸了,猛烈的向四周抛射大量能量和物质。最初不到005秒的是超短波长电磁波,也是宇宙中最厉害的射线,伽马射线短暴,在天狼星两级爆发,然后是长达130秒的x射线。天狼星爆炸的光学余辉和射电余辉持续近两个月。

地球人类轻易制造的天狼星“恒星黑洞”形成。当天狼星爆炸时,附近的大力神号战舰早已经加速到本空间近似光速逃离了,并没有被天狼星“黑洞”捕获,也就避免了被其强大引力撕碎。

从三颗地球星球和格桑星球来看,在天狼星方向,天空中犹如一颗大太阳突然出现,强烈的光芒扫遍整个天空,不过这种现象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也就四五分钟左右。幸亏格桑人得到了地球人类提前通知引爆天狼星,否则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混乱局面。格桑人对地球人类的科技更是羡慕,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求知欲。

通过原先布置在天狼星两光年远的大型传送门,地球人类阿尔法舰队、贝塔舰队、各种探测飞船到达天狼星不算大的黑洞附近。通过计算,天狼星黑洞可见的史瓦西半径有650多米。

一艘大力神号战舰和一艘“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慢慢的驶向引力场探测到的黑洞区域,当这艘大力神号战舰探测到巨大引力时,同时向引力中心发射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射束直接击中黑洞中心,超强能量将黑洞中心致密物质打开一条通道,在可见光范围内,就像是在漆黑的夜空出现一道光柱,这道光柱消失在黑洞的另外一头。当大力神号战舰关闭射束后,早已开启反引力场的“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一头扎进需要近三个小时才能闭合的黑洞中心通道,在虫洞里进行了超距跨空间旅行,不断向外发射超强脉冲信息波和超距量子通讯。

四分钟后,地球人类收到了“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的超距望远镜探测信息和图像。科学家赶紧通过超距探测信息和图像对探测飞船的位置进行了精细定位,在超级人工智能计算机的辅助下,结合地球人类几百年来重新绘制的全天星图,对照地球人类地球纪元时代的探测结果,最终确认“黑洞穿梭者1号”探测飞船位置是在五车二恒星附近(原地球御夫座中的主星),距新地球182光年!

地球人类又增加了一艘大力神号战舰对黑洞射击,“黑洞穿梭者2号”探测飞船进入虫洞被射出后,其位置是在毕宿五附近(金牛座),距新地球265光年。

地球人类又进行了将近3200多次的反复试验,不断增加(降低)大力神号战舰的数量和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打开天狼星黑洞中心虫洞通道,探测飞船到达不同地方。最后,通过这3200多次到达的特征恒星地点和方位,结合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天狼星恒星黑洞物质密度和引力等参数,通过超级计算机的模拟和演绎,地球人类科学家汇总出了一个比较大范围空间的曲率分布图,掌握了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与黑洞质量、黑洞引力、空间曲率、航行距离之间等比较复杂的关系。可以说,地球人类可以通过天狼星这个恒星黑洞,利用超级战舰强大的智能能量体射束,能准确的预测进入虫洞的战舰或飞船将要到达方位、位置和大致距离。

由于天狼星本身的质量不是很大,所以其形成的恒星黑洞质量也不大,这样通过天狼星黑洞虫洞通过的超距距离还是有限,即使后来地球人类再怎么增加超高智能能量体射束输出功率,最远的距离也就能到达6800光年(以c0光速计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