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因打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金刚随即赶上唐僧,叫道:“取经的,跟我来!”唐僧等俱身轻体健,荡荡飘飘,随着金刚,驾云而起。
话表八金刚既送唐僧回国不题。那三层门下,有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观音菩萨前启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菩萨亦甚喜道:“准缴,准缴。”又问道:“那唐僧四众,一路上心行何如?”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真不可言。他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菩萨从头看了一遍,只有八十难,却少了一难,便教揭谛飞云一驾向东,令八金刚凑齐此数。八金刚得令,刷的把风按下,将唐僧四众,连马与经,坠落下地。
三藏脚踏了凡地,自觉心惊,叫孙悟空查看,却原来到了通天河地界。
这通天河,便算是最后一难了。
原来唐僧师徒四人在往雷音寺去的途中,第一次经过通天河,被一只老龟将师徒四人驮过了河,老龟提出想让四人帮个忙,问问佛祖,自己还有多久可以化得人身,四人到达雷音寺取经后,兴奋之余忘了向佛祖询问了,回来时仍要过通天河,仍然是老龟驮着他们,当老龟向四人索要答案时,得知四人忘了问了,愤怒地将四人掀入河中,狼狈的师徒四人好容易爬上了岸,现经书湿了,便在大石上晾晒,谁知经书干了之后,一些书页粘在了大石上,四人手忙脚乱收经书间将粘在大石上的书页撕破了,导致经书没能完整的被带回大唐。
九九八十一难过完,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不一日送至东土。
唐僧师徒四人回到了大唐,受到了唐太宗和众官的热烈欢迎。
当天,唐僧便交还旨意,取出来通关文牒,给太宗皇帝观阅。太宗皇帝大悦,大设宴席,招待唐僧师徒四人。文武多官俱侍列左右,太宗皇帝正坐当中,歌舞吹弹,整齐严肃,遂尽乐一日。
次日,太宗升朝,作以谢唐僧取经之功,又纳萧禹之议,请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经法。唐僧捧经登台,忽听八大金刚召唤,便腾空而去西天。慌得那太宗与多官望空下拜。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6大会,看诵,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不题。
却说八大金刚,驾香风,引着长老四众,连马五口,复转灵山,连去连来,适在八日之内。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八金刚引他师徒进去,如来将唐僧的身世讲明,便论功行赏。
如来授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
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
与此同时,孙悟空的金箍也被消掉了。
至此,唐僧一行人算是功德圆满。
第四百五十二章 空间法则
唐僧一行人功德圆满之后,如来封唐僧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为八部天龙马。唐僧留在了灵山;孙悟空则是先去天庭看望了林阳,之后便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去了净坛庙镇守;沙僧也留在了灵山,跟随唐僧修行;小白龙则是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仅仅当一个装饰品。
林阳自狮驼国一战之后,便再没有出过天庭,即便天庭有事,也是让六耳猕猴孙阳去办理。其实,林阳一方面是躲避如来的算计,另外一方面是提升实力,好应对三百年之后的浩劫。其实,林阳也是小看如来了,金翅大鹏胡作非为,如来心里也不太爽,倒不会因为这一点小事,就专门算计林阳。因为不划算,林阳并不好算计,即便被算计了,佛门也落不到什么大好处,不如睁一眼闭一眼,你好我好大家好。
闭关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天上三百天过去了。
林阳在修为和空间一道上,终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于法力修为上,林阳这三百天,问玉帝和王母要了很多金丹和蟠桃,一股脑儿的都炼化了,而且西游的功德,也被他给转换成法力了,他的法力节节攀升,已经到了金仙的巅峰。当然,同为金仙巅峰,林阳跟观音菩萨也还是有差距的,毕竟观音菩萨修炼了无数年,法力之精纯,浑厚,不是林阳可以比拟的。
于空间一道之上,在如今的林阳看来,他看到的空间不再是空无一物,反而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操控这些线,便可以操控空间。
这是一种质变!
只要林阳愿意,他随意一步踏出,沿着这些空间线,便可以抄近路。此刻他身在天庭的元帅府,无论是花果山,还是华山,亦或者是西方的灵山,在他看来,都没有分别,咫尺天涯,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