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生存区里,所谓的数据改变,其中一项所对应的便是容貌。
当看到这里,胡安已经大致猜到了那些不法分子所采用的手法。
同他所想的一样。提供偷身份服务的犯罪人员,先将一个小小的木马病毒植入到医院的管理系统之中。相较于人口登记系统,二级系统的防御对于真正厉害的专业人士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之后,这个病毒不会修改系统中任何的东西。只是悄悄的潜伏起来。如果有需要更改身份的买家上门。卖家则会在医院的系统中寻找年龄性别与之相仿的病患。
但这样的病患并不一定立马就可以遇到。因为,这个被偷身份的对象,除了性别年龄与买家一样之外,还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这个决定性的指标便是“病危”。
他们会选择病危,或者说是将要死亡的病人,作为盗取身份的目标。直到医院判定被选中的病人死亡,盗取身份的程序才算真正开始。
按照正常的程序,医院在病人死亡后,会将其死亡时间、死亡原因、诊断医师等等信息上传到医院系统之中。作为二级平台,医院系统也将会把这些信息同步到人口登记平台中。
为了防止有人恶意上传信息。医院往往会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化管理部门,来负责此事。由本医院提供的所有数据,将由拥有密匙的专门人员统一审核录入。
在每一条信息录入之前,都需要这样的专业数据管理员核对密匙与动态秘密。只有虹膜与两个密码全都核验通过之后,长传的信息才会被二级平台与人口登记系统采信。
对于盗取身份的人来说,一早植入医院系统的病毒就会在数据管理专门人员核验身份通过后开始工作。
它将复制出一个与正常系统界面完全相同伪界面,供数据管理人员填写。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讲,他看到的依然会是一个正常的填写页面。但其实他填写的内容永远也不会上传到系统之中。
按照规定,这样需要验证身份的数据录入,每一次的身份验证都会有记录。如果管理人员验证了身份,却没有上传任何相关内容,复制联盟相关数据管理的部门会向当时登录系统的管理员,发送正式的问询邮件,询问为何在没有数据上传的情况下登录系统。
所以,如果只是阻止被选中对象的死亡登记上传,还不够。
与此同时,病毒会参考医院过去的相关病例模式,生成一份整容报告。添加到预先选定人员的资料之中。从而造成选定人员已经整容的假象。当然,那位死者整容后的模样,也就是购买身份变更的买主原本的样子。
也就是说,在这一整个过程之中,那个小病毒做了两件事。
一是制作了伪界面瞒过数据上传的管理人员。阻止了死者的死亡信息,通过医院系统上传到人口登记系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