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传送双生 剩下板栗 1033 字 2022-11-27

而触发这个二次传送的关键,便是目的地与出发点之间的状态沟通。

当基粒传送完成,但目的地的传送仪没有在规定时间,20秒内,给出发点反馈重塑完成的信息。系统将自动清除目的地仪器中的基粒,之后自动开启二次传送。

所以,假如员工进行了错误的操作,只需要等待,就可以。自会有系统来弥补他们的失误。

简仁一早便知道这套系统运行的原理,也很敏锐的发现了,系统要进行补救,触发其开启二次传送的关键是目的地传送仪没有回馈“重塑完成”这条信息。

在最初了解到这套系统时,简仁有想过是不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比如黑客手段一类,在明明目的地没有完成基粒重塑的情况下,编辑一条假的“重塑完成”的反馈,传回出发点。

这样一来,但她销毁白小满已经传送到目的地的基粒时,出发点在假反馈的指引下,也会自动销毁存留在出发点的原始基粒。

但后来认真研究过,她才发现这其中的难度究竟有多大。首先,她需要编辑一份假的信息。

可是,这个信息并不是简单打上四个字就可以。要骗过出发点的系统,简仁需要按照之前滨狄公司为自家传送系统量身打造的运行逻辑,来进行这次反馈。

换句话说。人与人直接发送信息,用的是文字。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沟通,用的也是文字,但这个文字并不是普通人能够看懂的文字。而是独属于他们机器之间的语言。

而这个语言并不像人类文字这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恒定不变的。

就拿这个“重塑完成”的反馈来说。在编写这个指令的时候,代表重塑已经完成这个信息的代号,可能并不是“重塑反馈”这几个字。

它也许是一串看不懂的字符,也可能是另一个命令获得的某一个结果,也有可能就是“重塑完成”这几个字。

但简仁并不知道,出发点的系统,在收到怎样的回馈时,会得出“重塑完成”这个结论。所以,除非研究透那个传送系统中整套反馈机制的所有代码,否则,她根本无法伪造出这样一条“重塑完成”的信息。

这才只是其中一个问题。

假设,简仁运气无敌好,或者她本身就是计算机天才,一下就看明白了那条反馈信息的奥秘。比如,她发现当出发地的系统,收到目的地发来的,写着“19279”这个数字时,就会认定,目的地基粒的重塑工作已经完成,出发地这边可以销毁备份。

这个时候,第二个问题就出现在了简仁面前。

要如何将编辑好的“19279”发送到出发地系统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