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页

传送双生 剩下板栗 1056 字 2022-11-27

对于这些所谓的使命,施穆狄到是并没有太过看重。让他再也的,还是其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稳定结构的这一能力。

要知道,对于大多数民间组织而言,组织结构就像是一道坎。能把新老成员安排好,制定出高效的行政流程。顺利迈过这道坎,那这个民间组织才有了可能壮大的基本实力。

如果一个民间组织一直将时间消耗在到底谁说了算,事情究竟应该由谁去负责,这样的内耗上,那么,它注定无法成长为一个可以拥有足够影响力的大组织。

只有安排好开山元老与新进骨干之间的层级架构,在不伤了老人心的同时,用好有能力的新血液,这样的民间组织,才算是有了发展的可能。

是以,对于一个由普通人头脑一热结合起来的小团体来说,想要走向更大的舞台,一个稳定的结构,是迈向前方不可获取的重要一步。

而这一步,对于“新生命”来说,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问题。

在施穆狄眼中,这也是“新生命”最有意思一点。

当其他处于初创期的民间组织,要么还在洒狗血卖情怀招募新人,要么还在打鸡血编故事骗已经加入的新人掏钱时,“新生命”已经弄好了一整套稳定的结构。

它就像是一台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将驶向终点的低调黑马。在别人还不知道将来是要继续走路还是开飞机,甚至连终点的方向都无从知晓时,他已经为自己未来能够快速上路,铺就了一条稳当的大道。

有了稳定成熟的组织架构,每当有新鲜血液加入到“新生命”这个大家庭中。自然会有负责人事安排的人员,根据新人的特长,将其安排到某个适合他的位置上去。

这样一来,所有新旧成员,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行动,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为“新生命”这匹黑马,输送飞奔所需要的养料。

在今天之前,施穆狄一直认为,负责搭建“新生命”骨架的那一位,之前肯定有关运营类似机构的经验。所以这样一个完全自发的民间组织,才能在一开始就注意到几乎所有民间机构在发展中都会遭遇的问题。并在“新生命”还没有孵化完全之前,就为其制定出了合理的规避方式。

在施穆狄看来,这显然是一种聪明且有经验的做法。

但在半小时之前,当施穆狄看到那封邀请媒体朋友们去报道简仁即将加入“新生命”的预告邮件后,他对于这个所谓的民间自发组织,又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看法。

“新生命”的背景一定不会那么简单。说的直白一点,在它的背后,肯定还伸着某些大人物的手。

作为唯一一个曾经专访过简仁的联盟媒体人,施穆狄很清楚,简仁并不是那种想要出风头,博名声的肤浅之辈。与此同时,他也不认为简仁是一个会为了钱而轻易改变自己坚持的人。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简仁会同意加人新生命这件事,就变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