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记者念完自网络上查询到的信息,立刻就有人议论到。
“看来,那起体育馆事件,很有可能是真的啊。”
“没错,正因为在三十年前的首席大选中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莱伊经理人才会信誓旦旦的表示,所有有经验的经理人都会和她做出同样的判断。
因为,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他们,肯定比普通人知道更多关于那起大选刺杀的始末。”
“这么说来,三十年前就有人曾经在大选中通过狙击暗杀来解决自己的对手。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又有人想要复刻那一场体育馆惨案!”
“没错。两起事件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的地点从体育馆的彩排现场,换到了选手日常的办公室。”
“还有一点不同。这一次的杀手运气不够好。简仁女士当时身边正好坐了一位知晓红点含义的莱伊经理人。”
“只是这样一来,虽然解释了莱伊经理人为何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依然还是无法完全排除刚才那位猜想。
这也有可能就是他们自编自导的一场大戏啊。”
说这话的,是亲近另一位候选人的某家媒体记者。
只是质疑一旦被戳破,众人对于这样的说法,只会感到厌烦。
在真相大白以前,可以挖坑,可以泼脏水。大家都能理解,都是为了一口饭。但这明明已经解释清楚了的事情,还要硬泼,那就没意思了。
说实话,就算没有莱伊的解释,在场众人大多也不会认为这场事故是简仁自己安排的。
众眼放出来的监控视频他们都看过。现场是如何的惊险姑且不说。单看简仁在事发之前的表情就知道,她绝对没有在等待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发生。
如果说简仁事先就知道马上会有一把大狙对着自己开火,那在场大部分记者都会给出同样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