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借坡下驴,话匣子一下子打开,读书人的急切,特别真诚:
“三叔,侄儿前些日子托人到首府买了几卷时文,其中有一篇‘士先器识’琢磨得不太透彻。”
“还拟做了一篇‘无以规矩’,火候也不到。”
“不如我将之一一背出,请诸位族中长辈,指点一二?”
“好了,谁有空听你背书!”古代文人的背书功夫,古代人自己也是不想领教的。人到中年“福”过头的张亮,自小一闻书本就头疼,此时,就更不耐烦听了。
他见张桢不仅不上套,还敢跟他扯什么文章经意,立马愠怒出口,打断了张桢的喋喋不休。
而且在座的除了张桢,就只有一位秀才,其他人指点的哪门子功课?
这个小王八蛋根本就是故意的!
想到此处的张亮:“三叔、四叔,还是让我来说吧,跟这小子绕什么弯子,传宗接代的大事,敢不听从,便是诚心想断我张家的香火,不忠不孝之人,不配为我张家子!”
张亮一边仗着长辈身份骂人,一边盘算他费大力气买回来的,那妖精似的女子。
据传此女跟过的男子,短的几月,长的两年,无一不是病膏而死。
想到这儿,他隐晦又得意地瞟了张桢这个侄儿一眼。
而其他几房找来的女子,看着也不像什么正经良家。这个家产丰厚的侄儿,看来,是不止碍了几个人的眼!
张桢被张亮奇怪的眼神搞得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