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第二日,张桢几个要赶路的书生起得甚早,但在往哪条道走上几人出现了分歧。

“两位顾兄,你们真的不走临沂县吗?”

“从临沂县转水路去鸣山府,只三日路程,比走陆路要快两日,人也轻省。”

顾家两个兄弟接连摇头,顾学林颇为遗憾道:“我们二人还是决定直接东去,怕是不能和张兄同路了。”

这位张兄胆大能克鬼,跟这样的人一起上路,有安全感啊!可惜了。

“张兄,不如咱们一起走陆路?”

面对顾学林的热情邀请,张桢有些犹疑,“这?”

想了想又问道:“两位顾兄,为何执意走陆路,莫非水路有什么不妥当?”

顾彦见张桢心有疑虑,只好出来解释道:

“张兄勿多虑,我二人执意走陆路,是因为临沂县水路每五日才发一趟,最近的一趟船昨日早上才出发,我二人在路上耽搁了,没能赶上。”

“这一来二去,下次发船还有三日功夫,等在临沂县中不过白白耗日子罢了。”

张桢想一想,这倒也是。

陆路沿着驿道走,自然要行个七八天才到鸣山府,可妙在能翻山道,最多五日的脚程。

有马车,还能再快些。

只是行陆路辛苦,一路风餐饮露,搞不好就要夜宿荒野。

顾彦见张桢恍然,有些羞赫一笑,实话实说道:“说出来不怕维周你笑话,我与兄长家无恒产,全靠家中族兄资助才能读书应考,实在是囊中羞涩。”

张桢眨眨眼,不竟想还有这样的原因,那她倒不好出口邀请二人一同租条私船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