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子遵从了金和尚的意见,每烧一篇文章,那让金和尚闻一闻气。
金和尚一边闻一边指教道:“这是你初次仿效当世几位大名家的手笔,学得虽然不十分像,也做到了相似,我刚才是用脾领受的。”
王平子当即紧张问他:“这样的文章能考中么?”
金和尚答道:“也能考中。”
一旁同王、宋二人同来的,一名姓余的考生听了十分不屑。他一贯与王平子不睦,此时推开王平子,冷笑着将怀中藏着的古代名家文章烧了一篇,并示意其他人不能给这瞎眼和尚提示。
金尚用鼻子闻一闻,大赞道:“妙啊!这篇文章我是用心受的。不是当今归、胡这两位大家的手笔,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这文章定是能中的。”
余生大为惊讶,收起脸上的高傲,心中终于有了些信服,便开始烧自己的文章。
金和尚闻了闻,不太高兴说道:“刚刚才领教了一篇,尚未体会到全部妙处,怎么忽然就换了另外一个人的文章,快将剩下的两篇文章烧给我。”
余生尴尬了一下,假意说道:“刚刚那是朋友的文章,只得了那一篇,这篇才是我写的。”
金和尚于是勉强闻了闻余下的纸灰,咳嗽了好几声,直白拒绝道:“不要再烧了,这味儿实在咽不下去,现在已经胸膈,再烧,我就要呕吐了。”
余生听到此处大为尴尬,竟十分下不来台,恨恨瞪了在场所有人一眼,一甩袖子退出去了。
张桢看到此处,心道得找个机会提醒一下金和尚说话委婉些,人家文章写得不好,也不是人家的大错不是。
咱们得允许平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