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傅觉得不对劲,便派人去查,不想查到那是一处铁矿,而私自开采之人正是松山县县令。
杨县令自知事情败露,不想拖累家人,自焚与家中。
皇帝震怒,派人去松山县,在县令家中搜到了一封认罪书,认罪书上言明了铁矿是被他卖去了外邦人手中,皇帝派去的人甚至在他家中搜到了大量钱财。
包括涉案的松山县其他官员,也一致指认是杨县令逼他们这么做的。
其实他们都知道京中还有人参与,无奈除了杨县令,其余人并不清楚到底是谁。
与其胡乱拉扯出他们根本得罪不起的人,还不如咬死杨县令。
毕竟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
除了认罪书,另外还在杨县令家中搜出了账册。
所有交易涉及到的金额,以及那些银钱分配,上面都写得一清二楚。
最后对下来,竟同在杨县令家中搜出的银钱数目一般无二。
最讽刺的是,账册中最大的一部分银钱竟然都被他悄无声息的送到了皇帝手中。
也就是他死前,送往京城的那一份寿礼。
想到那成人高的金像,皇帝气得连磕了三枚丹药才缓过劲来。
“好好好,好一个杨开明,在朕眼皮子底下就敢如此胆大妄为,朕都不敢想,我泱泱大夏,像他这种蛀虫到底有多少?”
“陛下息怒!”一众大臣连忙叩首高呼。
“息怒?你们让朕怎么息怒?”皇帝将奏折全部扫落在地。
这杨开明一死了之,让他想泄愤都泄愤不了。
皇帝在朝中发了一顿火,又当场认命赵太傅为钦差大臣,替他巡查各地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