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页

她资料丰富,写这些短篇向来就快,又是剧本,很不必写得太细,这些说唱先生们本也是这方面的行家,只要顾湘给个大体的提纲,他们就很自然地能帮她补充完整。

很快,各位说唱先生就在县城的各个瓦子里活跃起来。

不只是瓦子,街头巷尾,但凡有个空场,说唱先生们连台子都不必搭,张口就能说。

顾湘这回把各种词都写得特别白话,若是换了京城那些地处,瓦子里的大家们恐怕都不大乐意说,觉得掉价,可在寿灵却不一样,这些卖艺的都是混口饭吃的苦命人,哪有挑活做的道理?

但凡雇主给钱,他们什么都肯说的。

再者,顾湘写的本子固然通俗明白,却绝对不算差,每个故事至少都颇为有趣。

也就几日光景,寿灵县城的老百姓们就从战战兢兢地躲在家里,动辄惊醒的状态,变成每天扶老携幼地,各自去做事赚积分,再去衙门买救济粮,买好了阖家老少都聚集在街市上一边吃饭,一边听说唱先生们说故事。

县城早前那种恐慌沉闷的气氛,肉眼可见地消失无踪。

“这都说的什么,呵,把姓王的那穷酸都说成救世主了?”

大多数百姓自然而然地转变了想法,对官府越发信心十足起来,但也有心里特别不痛快的。

寿灵几个大大小小的粮商家,就有几家很是不高兴,尤其是牛家,牛家在寿灵是数一数二的大粮商,像他们家,平日里收粮卖粮,其实赚头不算大,家里就指着灾年赚钱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