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问起柳春花,老太太顺势透露了些家里的事儿。

他们刚到村子,没人知道他们的底细,自然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个开头一定要做好。

“哈哈,柳妹子,你这孙女可了不得,这可不是瞎捣鼓,看看这菜做的,比咱们府城酒楼里的厨子手艺都好!只闻味儿就馋人的很呢!

花姐儿多大了?说人家没有?你想给她找个什么样的?”

“哈哈哈,老姐姐,你这也太夸张了,这些不算什么,孩子还小,我们刚落脚,不急着给他们说人家,咱们吃饭,吃饭。”老太太一看这是要往婚嫁上说,立马转移了话题。

能和老太太坐在一起的都是村里的老人,一看方满粟不接话茬,也都识趣的不再说这些,而是说起了,这饭菜怎么好,柳家人多能干这些方面来了。

老爷子那边也是一样,不过老爷子说的更多一些。

“柳老哥,你这席面儿做的太好了,这菜个个都香的很。”村长和老爷子坐一起,看着桌上几大盆菜里的肉片,笑着说道。

“哈哈,都是家里孩子们拿着祖传菜谱瞎捣鼓,村长你能看得上就行。”

“原来如此,怪不得我们只是闻个味儿就走不动道了,没想到柳老哥你们竟然是御厨传人呢!”

“哪里是御厨不御厨的,就是阿爹在世的时候,喜欢吃,就收集了一些菜谱子,自己写了一本。

要说我们家,和你们一样,都是泥腿子出身。”

柳志勇这一说,其他人再看向他的目光都少了些畏惧,多了些亲切。

村长听完这话也和柳志勇更熟络了一些,疑惑问道,“那柳老哥,你们是怎么来着庄子上的?”

“这就说来话长了。

我们本是兴安县的,那边大旱几年,我们就一路逃荒过来,本想着去襄州投奔亲戚,谁知路上遇到了王爷,王爷真是好人,一路护着我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