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授也点点头,“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咱们的人身阅历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从画里看出来的东西也就不同,优秀的作品都是如此。”黄教授满意地在评分表上写下一个10分,然后继续给其他的作品评分。

三个人分别把自己的那堆作品打好分后,由助理换上其他堆的作品。

季凌接过黄教授手里的那叠画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出了刚才那幅画。

整幅画的画风都充满着希望,用的色彩饱和度都很高,虽是下午的天气,但好像处处都是生机;然而,墙角的苔藓绿中透着一点点的黑,似是黑暗的增生,地上是坑坑洼洼的泥潭……

二者的结合,却显现出一股诡异的和谐。有人能从中看出希望,有人能从中看出绝望。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幅值得送上展览的画。

季凌很少见过宁岁画原创画,在聊城的时候,宁岁更多时候都在临摹陈烨木的画,季凌对此表示不解,他承认陈烨木的画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但也没必要画他个百八十遍吧,跟罚抄一样。

不过,季凌对宁岁的用色、用笔还是熟悉的,他猜测这幅画有百分之六十的可能是宁岁画的,不过也没有很大的把握。但是这也不重要,毕竟看得是画本身,而不是看是谁画的。

季凌拿过评分表,为了防止这画真是宁岁画的,之后再被别人扒出自己和宁岁从前就认识的事情,可能会有人趁机搞事情,掰扯内幕,所以他没给这幅画满分十分,而是九分。

一个下午很快的就要过去了,紧张的评审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陈烨木拿到那幅画时,已是夕阳西下,窗外的晚霞透过窗户闲闲地洒在画上,晚风从窗户的缝隙中挤来,热烈地亲吻着画中的桔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