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这位冷面剑客难得露出一抹温和的笑,虽然这笑显得有些僵硬勉强,但还是不难看出其中慈爱之情。“元怿,一会儿出去不能唤我师父。”
“晓得了。”小元怿认真点头,漠城摸摸她的脑袋,刚转身就听后面响起一声稚嫩的童音:“公公带我出去吧。”
……
宗礼进行的十分顺利,送元怿出来的管事太监见到江王直夸赞小公子英勇不凡将来必成大器。江王爷是养出两个好儿子的,要知道他当差这十几年多少皇子皇孙宗室子弟送到他这没等碰就开始哭闹喊叫,更有那不懂事的甚至当场扬言要宰了他拆了庙,结果自然是被他们老子一顿棒子炖肉。开玩笑,拆宗庙这样大不敬的话都能说出来,真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怕是一家子都别想有好果子吃。老太监颇赞许地望着父子俩的背影,小世子勇敢有礼,全程只在开始时哼了一声,之后愣是一声不吭地挺到了结束,想来还真和她兄长当年一模一样。
江王领着自己的小儿子走在出宫的长街上,见她鼓着一张红彤彤的小脸,额上还渗着细汗,便抬手为她擦了擦。“元怿,疼吗?”
父亲鲜少表露的温情,让小元怿一时不慎点了点头,随后又赶忙摇头。她娘说了,千万坚强。
江王笑了,将她往自己身边揽了些,大手抚上她的后脑,轻轻摸了摸,“元怿啊,你得多笑笑,高兴些。”
彼时,小小的元怿还不明白她父亲这话的深意,直到不久之后,在王府中遇到了那个小姑娘,她才稍稍了悟父亲一直以来的良苦用心。
江王膝下除了元怿,还有一子一女,这一子一女皆为江王正妃所出,身份自然尊贵无比。长子元恒自幼尚武不喜读书,更不在意王府内院中的事。至于这唯一的嫡女云卿郡主,却丝毫不像她母亲,对待柳妃向来客气不说,对她这唯一的小兄弟,更是疼爱有加。
元怿长到五岁时,因着在中秋家宴上接了江王爷的对字诗,当晚便被接收到江王妃不善目光的柳妃娘娘狠狠说了一通。彼时的小元怿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到底是孩子,就算再懂事听话,也会觉得委屈。柳妃说了女儿,心里也难过,到底是委屈了孩子,想要哄哄,元怿却一溜烟的跑没了影。
当夜,江王嫡女云卿郡主在荷花池旁的假山角落里寻到小元怿,那时的云卿不过十岁,却已经很有些长姐的风范。
“元怿。”她叫她时,总是温柔的。小元怿不情不愿但还是听话的从假山上跳下来,走到她身边,“阿姐。”
“柳娘娘说你了?”
元怿不吭声,低着头也不看她。
云卿叹气,她虽然年纪不大,却很明白些王府内的事情,天家的富贵下面哪里会那么容易。
“她只是担心你。”
“我知道。”
听出来她说话都恹恹的,云卿拉过她的手,“元怿喜欢读书?”
元怿点点头,元恒擅武,她娘说了,让她读书明理,却也不用太出挑。至于武艺,虽然要练,但须要藏锋。
“阿姐明天回禀父亲,给你找个先生教你读书。”
元怿摇头,“要是活过明年,就要进宗学了。”皇族宗室子弟到六岁便要进宗学学习。
“说的什么傻话。”云卿给她将衣领拢紧些,“我家元怿是要长命百岁的。”
“阿姐我不想进宗学。”黎族子孙无论男女皆可入宗学学习,八岁前男女开蒙同学,八岁后则男女分席分教,元怿不想进宗学,她听说过,宗室里有几个顽劣的兄弟姐妹,她的身份要是被他们知道了,那可就是大麻烦。
云卿望着自己小小年纪的幼弟愁眉不展的模样,心疼又想笑:“小小年纪干嘛这么多愁事,跟谁学着皱眉。”她伸手抚上元怿眉心,将她的小眉头轻轻展平。“你现在只管好吃好玩,要是想做什么就告诉阿姐,阿姐给你做主,至于宗学的事……别怕,明年的事现在想这么多做什么,况且还有阿姐陪你一起。”
夜间风大,云卿拉起她的小手,温暖便由她的手心传来。“夜凉了,我们早些回去吧。”
作者有话说:
《欢喜镇》的第二部 ,以元怿为主线展开的故事。
第2章 宗学
元怿六岁那年,第一次对她父王的提议发表了反对意见,虽然这个反对并没有什么效果,还换来了江王妃几句不咸不淡的嘲讽。
“父王母妃,元怿还小,又不常出府,一时不想上学也是有的。我小时候也不想进宗学,一个人躲着哭了好几天呢。”云卿将元怿拉到自己身旁,“元怿会去宗学的,和阿姐一起。”
元怿看着眼前温柔的姐姐,终于点下头答应。江王妃见女儿对自己不待见的庶出小子这么好,虽然不悦但到底没说什么,入宗学之事,便在宗礼之后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