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于是,他收养了数百位孤童,教导他们识字和基础的算术,最重要的是知道一地之策。

然后让门客们请自己庶人出身的师兄弟过来,只有庶人出身,才不会轻易被那些人笼络去。

人数够了之后,朝堂换血才能顺利进行,而这些人在任官前,还要进行相应的考试,虽然只是分配去哪里,但这也足够让一些敏锐之辈心惊。

这样一来,吴国的酒囊饭袋之辈少了很多,朝廷氛围一清,君王的权利得到了最大的保障。

在这个时候,公子澈正式成为吴国太子,日后要称呼他为太子澈了。

小生看着云镜里身穿太子冕服的阿澈,颇为自豪,他就知道阿澈很厉害的。

-

吴国注重百工,或者说是因为太子澈有很多东西需要百工来完成,就像几年前更有效率的纺车、农具,他提出要求、确定方向,百工们完成,几年下来,也算配合无间。

自从在王奉长那得到良种,并且的确有成效后,吴国官员们将目光看向了吴国的商队,让他们行商之余,寻找各式种子。

而太子澈便令人培育种子,试着改良种子,这是一件漫长的事,却得有人去做。

这些东西的直接受益者是吴国子民,让吴国子民不会被轻易饿死,拥有更多的力气做其他事情。

子民好了,吴国受益,不仅国库充盈了,人口也在上升。

-

但吴国病死的孩子也多,看着这些孩子,太子澈算了一下,要是这些孩子能活下来,吴国的人口还能再多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