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的马车上,三娘看着对面的八妹,有些尴尬,她也没想到此次要和八妹一同被相看。
只是带上她和儿女一同来皇城,已是父母为数不多的慈爱了。这次相看,她自然不会拒绝。而且,对于姐夫,对于定北侯府,她也不是一点都不想的。
陶八娘神色平静,她无心定北侯府,那位大姐夫大了她十五岁,一想到自己可能和那么大的男子成亲,还会有两个小自己六七岁的女儿,她就觉得抗拒。
比起定北侯府,她更喜欢年轻的秀读书人,若是父亲这次能留在京城,她说不定就能嫁给年轻举子了。
见三姐神情忐忑的看着她,陶八娘安慰道:“三姐不必如此,妹妹无心进定北侯府,若你进了,妹妹不求其它,只求姐姐帮着相看一门好亲,添些嫁妆。”
“八妹……”
“三姐姐初嫁人时,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虽然大姐姐嫁进了定北侯府,但那嫁妆里大多是定北侯府给的聘礼。”
“可后面都是些乡绅之家,三姐姐嫁过去,还吃了婆母的排头,这些妹妹都知道,这次归家,嫂嫂虽未说什么,但明里暗里你也吃了不少亏,若是能再嫁,那就再嫁吧!”
陶三娘听到这番话,不知如何说起,她为寡妇,自古寡妇艰难,在家里,她只当自己孤立无援,却哪知这些都被庶妹看在眼里。
“八妹不必如此,虽然大姐夫的年纪大些,但大姐姐成亲时,我见过他一眼,样貌极佳,如今算来,不过三十又三,应不至于显老态。他们说定北侯府不规矩,但对于嫁进定北侯府的女眷,却是羡慕的,婆母和善、明理,小辈出息。”
“八妹,你现在还年幼,却不知这样的人家,有多难得。你莫要自作主张。我是寡妇,白家要不要还是未知。你不同,你年轻貌美,性情和顺,是白老太太最喜欢的模样,要是你进了定北侯府,对三姐和你侄子侄女照拂一二,尽够了。”
陶三娘牵着八妹的手,比起她,八妹更适合这门亲事,也更容易得白家青眼。她虽为嫡女,可带着两个孩子,让她舍去两个孩子,那就是要她的命。
这样想来,八妹进去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