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我怎么了?”
小生站到陈家三郎的面前,他不明白,既然嫉妒他能成为世子,为何陈家三郎不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得到世子之位,针对他有什么用?
这场交锋还没开始,就被国子监的钟声打断,要上课了,小生没时间跟他在这里耗。
虽然小生不需要参加科举,但该学的他也会学,而且还都名列前茅。国子监的正经学生看见这朵勋贵中的奇葩,学的越发认真了。
国子监的司业、博士们却是极喜爱这个学生的,不说他天资聪颖,就说他能把那些勋贵荫生收拢起来,不让他们欺负正经读书的监生们,这一点就已经很好了。
进国子监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有个当官的父亲,这是荫生;一个是自己考进来,能考进来的大多是学问出众的举子,是来正经读书的。这两者都是国子监监生。
而荫生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文臣家的子弟,他们打小读书,规矩极好。
还有一种就是武将勋贵的子弟了,家里老一辈就没怎么读书,就算重视,也教不出什么。而且因为有爵位,对读书一事甚为轻慢,有些还会欺负同窗,跟他们说话,不用半炷香,就能把人气死。
当初知道定北侯世子要来的时候,国子监祭酒愁眉不展,那脸,一看能把人苦死。
据他多年经验,最轻慢读书一事的,就是这些世子了,他们日后铁定袭爵,也参加不了科举,在国子监,可不使劲造吗?
虽然听说定北侯府管教子弟甚严,但再严又能严到哪去?
直到小生进了国子监,先是用容貌表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草包,然后用文章表示他不是个草包,最后整合勋贵,成功成为国子监一霸,祭酒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