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山上能耕种的地比较少,还得选合适的地方,甲乙丙丁四个院子,日日灯火不灭,都在合计怎么弄才行。

最后他们决定把地变成梯田的样式,大家一起好照应。

一锄头下去,小生虎口发麻,里面有不少碎石头,将它们挑出来,继续开垦田地。

也幸好院长没有丧心病狂到让他们真跟老农一样,一人种三亩。而是按年龄来,甲字院的,一人一亩,乙字院的,一人八分,小生是丙字院的,只要照顾六分地就好了。

看着粗粗开垦了一遍的地,小生觉得六分地也好大。

这地,光开垦就用了大半年,然后种了一波韭菜,勉强有个成果。

今年春天的时候,小生合计着,五分种秫米,一分种胡瓜。

种地之前先施肥,一群学子一脸菜色的把发酵好的肥料埋进去,要不是顾忌面子,他们早就哭了。

这几个月,书院下面的农民大受欢迎,时不时就有学子来请教如何种地,这能让他们在外面吹嘘一轮了。

文院长挥着扇子,看着底下劳作的学子,这群学生不行啊,都这么久了,这地还没种好。

“院长,这些学子来我们书院是读书来的,你让他们下地,也太过了。”说话人蓄着三撇胡须,身材清瘦,是高山书院的李先生。

“非也,他们不仅是学子,还可能是日后的父母官,要是一直这样飘着,如何管理一县?还是脚踏实地得好。”文院长指了指他们脚下的地,笑着说道。

“再说,知道些百姓之苦,对他们有好处,这一年,他们和山下的百姓亲近了不少。”

说笑间,文院长就回去了。

-

“小生,你那儿种的怎么样了?”小生隔壁那块地是乙字院的师兄,常和他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