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年纪大些的就是那四个半大的孩童了,是他们收养的,当了个小道童,后面的孩子也是这般。
“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他们呢?”守静看了一圈,就是没发现自己的师侄们。
“若缺、若冲、若屈他们下山游历去了,希望他们不会像你一样,一游历就去十余年,我们还以为你在外头羽化了呢。”
听到这话,守静有些理亏:“这不是战乱嘛,而且我还捡到了一个徒弟,天资甚好,就是年纪太小,养了八年,才敢带他来回奔波。”
“小生,快来见过你师伯、师叔。”守静扔出徒弟,吸引师兄、师妹的注意力。
“予生见过守中师伯,见过守心师叔。”
守中看着眼前年纪虽小,却穆如清风、举止雅正的孩子,满心的不可思议,这是他师弟养出来的?!
“好孩子,看起来比你师父可靠些。”
“予生,这道号虽好,但和若缺他们不像一辈的。二师兄,你取道号的时候就没想过这些?”守心道人看着守静问道。
守静看了小生一眼,说道:“什么道号,这是名字,我当时就先取了一个名,道号的话,等小生再大些取。”
“我仔细想了想,若容、若朴、若谷、若浊、若海这剩下的五个道号里,也就若容能和小生配上了。”守静晃悠着自己的拂尘,抢先定下道号。
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有道名的小生:……原来这么久以来,自己都不是个正经道士!
“师父,有了道名后,我是不是就能去办度牒了?”小生想要一步到位,成为官方正经道士。
“那你还得多背几本书,度牒不好拿啊,当初要不是为师有一手做药丸的本事,还拿不到呢。”守静想到自己当初办度牒的场景,心中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