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桌板放在炕上,宋知婉一边吃着,一边听周时誉说饭桌上的事情。

一听周美喜说的话,她立马道:“老三老四媳妇肯定不同意。”

周时誉点头,“跟你说的一样,不过也确实,主要是大姐已经嫁出去了,户口都在隔壁村,要是待在娘家,她那份口粮谁也不乐意拿出来。”

在村里,粮食那就是命。

宋知婉想想,觉得周美喜也挺可怜的,跟夫家吵架,回了娘家,还得看弟妹的脸色,女人就是命苦,嫁到了个好的还好一些,能组成自己的小家庭。

可若是嫁了不好的,受了委屈了,再想要回娘家,可娘家已经不算是自己的家了。

合着嫁不好,两边都不是自己的家,女人就得活该没家了?

宋知婉这么一想,眉头都蹙起来了。

瞧她这样,周时誉就知道她在胡思乱想了,“你别把这些套在你自己身上,我对你可不差,再说了,你大哥那脾气,要是我对你不好,他都能闯到大院里来,直接对我臭骂一顿,再把你带走。”

这倒是。

依照宋安清的性格,自己还没提离婚,他就已经替自己想好离婚后路了。

宋知婉想了想,自家还是不同的。

而且嫂子也好。

不过最重要的是,宋知婉自己能挣钱,而周美喜的问题,就出在了粮食户口在隔壁村,在这里干活是分不到粮食的。

要干就得回去她的生产大队干,可要是回隔壁村了,那估计卢家人一闹腾,她又回不来了。

周家男丁再多,也不能时时刻刻的盯着隔壁村的事情。

宋知婉道:“要是大姐能够找个城里的工作,这问题就能解决了。”

在生产大队挣工分,那就是户口在哪,就在哪个生产大队里,由着大队里按照劳动分配粮食,而城里工作不同,只要是城里职工,每个月多少的粮食是定额领取的,还会有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