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
陆于则不清楚该如何回复,只好谨遵事实,点了点头。
于录之转身,说:“没人会看的,”他的声音笃定,“还不如再考虑考虑我的建议。”
真是冷漠的哥哥。
前半句话早已得到了验证,陆于则在12个小时候接受了“建议”。
因此,他平淡的人生就这样来到了岔路口。
将时钟拨回最初,溯及名为陆于则的作品伊始,倒数五秒,开始。一名不入流的文字工作者从事了依靠曝光生活的职业。而世间称这份职业为“演员”。
故事从这里开始。
在陆于则的认知里,“演员”需要高度概括的想象力,强烈依赖灵感和品味,靠天赋叠加努力才能立身。然而现实告诉他,一定程度上,所有前述条件,统统能靠其他手段弥补。
“其他手段”弱化了陆于则原该付出的成本,比如声音训练、表演风格与流派、台词艺术等等等等,这些全都不重要。他所需要的只有一家名字土到掉渣的新设公司,和第一年只全力运营唯一艺人的决心。
顺带一提,他并不以此为荣。
当然也不以此为耻。
所有资源都往同一人身上倾斜。在他背后,接连不断地升起名称相似又实质不同的项目,彼此联结,宛如尺寸不合但姑且上了大量润滑油的链条,以扭曲但是和谐的姿态运作。他的形象立起来了,围绕着陆于则展开的设定一个又一个。种子种下要多久,一份30页的PPT,掺杂着谎言的真相,再来一点点完美的微笑,接着等待,开花仅需……
……2年。
让“陆于则”这三个字有资格出现在定向要闻娱乐版正中的抬头。
高效得出乎意料。
星都之旅对此很满意,陆革和于子肖也很满意,于录之很忙,但陆于则猜测哥哥应该也挺满意。
——满意于星都之旅完整的运行逻辑。
所以,如前所述,陆于则本身的价值确实不大,他在流水线里饰演“演员陆于则”而已。
就是这么直白,依靠角色扮演安身立命,像个24/7都在迷失自我的模仿艺人。
星都之旅发展得越顺利,他就越渺小,虽然知名度在上升,但这只是概念上的数据。不知不觉间,陆于则发现,他周遭的空间已经大到使他茫然。
比如坐在雷○萨斯LM后排,座舱散发着微妙的皮革气味,于录之正在回邮件。他们隔得好远。
陆于则喝着水,第一次思索,他所得到的万物,究竟来源于何处。
键盘噼里啪啦地响,答案简单,两个字足以概括。
——家人。
“总之,那部电影,”于录之忽然说,“你要好好演。”
陆于则反应了一下。
“好。”
回答得格外爽快,出于心照不宣或者心不在焉。
“其实我最近在想,之前数据不行没准是题材的问题,”于录之短暂地从电子屏幕前抬头,与弟弟对视一眼,继而又回到工作中,“你觉得律政悬疑医疗爱情剧怎么样。”
“喔……”
“题材铁板一点,总能蹭到成绩,”于录之面无表情,像说给别人听也像自言自语,“你说呢?”
陆于则兴趣缺缺,“可以吧。”